跳轉到內容





次世代大戰全面啟動 《戰地風雲 3》遊戲評測

作者: コロねこ, 在 專題報導, 第一人稱射擊 08 十一月 2011 · 5,334 次 點閱

bf3 pc frostbite 2 評測 battlefield3 戰地風雲3 戰地風雲 dice ea xbox 360 playstation 3

舉起你手中的武器,點燃心中那一股猶如烈火般炙熱的戰士之魂,踏上超過上百平方公里的廣闊沙場;與敵手以彈交心,拿下一座又一座的旗幟,以及炸掉/守護一台又一台的 M-COM;與隊友攜手共進,一同坐上 M1 愛布蘭的駕駛座,炸爛一座又一座的建築物或者任何阻礙;或是跳上戰鬥機的駕駛座,不必依靠連殺獎勵,你就是空中支援。戰士們,歡迎來到《戰地風雲 3》的世界。


附加圖片


由世界級開發團隊 DICE(Digital Illusions Creative Entertainment)領銜開發,重金打造正統《戰地風雲》系列續作,為玩家帶來上千平方公尺的大規模戰場,全方位的步兵戰以及結合各式載具的陸海空作戰。《戰地風雲 3》以 PC 平台為主導,為 PC 玩家帶來 64 人連線對戰的震撼,而家用主機版雖然只有最多二十四人的對戰,但免去升級電腦硬體的花費,以合理畫質搭配強大的家用主機線上社群,一樣能享受到《戰地風雲 3》風格強烈的戰場氣氛。

《戰地風雲 3》由 DICE 自家研發的 Frostbite 2 引擎開發,延續自《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系列開始導入的物理破壞機制,並進一步更細緻刻劃物件破壞效果,這也讓圍牆與建築物不再是躲避槍林彈雨的安全之地,也更深刻導出更細膩,更多元的戰術。其它還有 Frostbite 2 引擎提供比 Frostbite 引擎更進步的光源與貼圖、更細緻的陰影表現以及半透明表現效果,Frostbite 2 引擎所帶來的一切都是為了呈現給玩家最真實、最震撼的戰場體驗。

現在,我們一同揭開《戰地風雲 3》的真實面貌,來看看這次的表現。

前世今生


附加圖片

於 2002 年推出的《戰地風雲 1942》


在 2002 年推出的《戰地風雲》系列首作--《戰地風雲 1942》,以細膩的職業分工、大規模地圖戰鬥以及多元的陸海空載具戰鬥,贏得不少射擊遊戲玩家的鍾愛,。到了 2005 年,DICE 再接再厲推出《戰地風雲 2》,將戰場轉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除了延續前作更進化的職業分工、多元的陸海空載具以及大規模64人戰場,更是在系列作導入令人又愛又恨的「指揮官系統」,讓陸海空大規模作戰的指揮更加有效率。

附加圖片

《戰地風雲 2》其最大的特色,莫過於令人又愛又恨的指揮官系統以及萬年卡肯


除此之外,《戰地風雲》系列作特有的模組支援更是另不少玩家至今為之津津樂道,眾多的模組支援讓遊戲深度持續進化,其中最令人慰為興奮的,就是知名的《Project Reality》系列、《Desert Combat》系列以及《Forgotten Hope》系列模組。這些帶動遊戲生命延續的模組,直到今天依舊持續更新,讓玩家持續享受到《戰地風雲 2》之外模組世界的樂趣。

附加圖片

說到《戰地風雲 2》的知名模組,《Project Reality》絕對不能不提


隨後《戰地風雲 2142》的推出,大膽的近未來題材融合《戰地風雲》特色,讓當時的玩家眼睛為之一亮。而後遊戲界正式進入次世代,絕大部分廠商旗下的招牌大作進入了兩大次世代遊樂器平台,而《戰地風雲》系列也不免俗進軍遊樂器領域,先是 2006 年推出在 XBOX 360 上的《戰地風雲:現代戰爭》,將《戰地風雲》系列的戰場氛圍嘗試帶入遊樂器領域,並導入單人任務模式,但在當時並沒有獲得太大成功。

附加圖片

《戰地風雲 2142》的犯規泰坦


接著真正讓《戰地風雲》系列產生重大變革的前哨站--也就是於 2007 年在 PS3 以及 XBOX 360 雙平台推出的《戰地風雲:惡名昭彰》,首次導入場景破壞系統,Frostbite Engine 提供的強大光源以及貼圖讓《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看起來就是與其它射擊遊戲那麼與眾不同。《戰地風雲:惡名昭彰》也首次導入單人劇情模式,圍繞在惡名昭彰小隊的黑色幽默令玩家莞爾一笑,雖然劇情細膩不比《決勝時刻》或是《戰慄時空》那樣的有深度,但這也是 DICE 首次在單人下功夫,算是《戰地風雲》系列另一大膽嘗試。而強化過的線上系統也漸向主流靠攏,雖然取消指揮官、無罐頭語音、空中載具的縮減以及四人小隊的設定令人為之扼腕,但大規模的戰場氛圍、首次導入的場景破壞、精簡的職業分工、多樣化的載具戰鬥以及快節奏的團隊戰鬥依舊令當時的玩家為之津津樂道。

附加圖片

嘿!我認得那個笑臉!


接著,事隔兩年,DICE 在兩大遊樂器平台上推出了以《戰地風雲 1942》為基礎,利用改進過的 Frostbite Engine 1.5 推出了《戰地風雲 1943》,《戰地風雲1943》重製了四張從《戰地風雲1942》上移植過來的硫磺島、威克島、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一張名為珊瑚海戰役的大型地圖,遊戲單純以線上為主,只有一個以威克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隔年,DICE 再接再厲,推出了《戰地風雲:惡名昭彰 2》並首次跨回 PC 平台,強化過的 Frostbite Engine 1.5 帶來更進化的光影效果、貼圖以及更細膩的場景破壞,而在單人劇情方面也下足不少功夫,劇情深度比起《戰地風雲:惡名昭彰》有顯著進步。多人方面更進一步強化職業分工,帶來全新的地圖以及延續《戰地風雲:惡名昭彰》並加以調整的武器以及載具,讓《戰地風雲:惡名昭彰 2》在推出之後構受玩家與媒體多數好評,縱使不能與當時火紅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 2》為之相比,但其創新之處以及其保留之《戰地風雲》系列特色,讓《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系列呈供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附加圖片

《戰地風雲:惡名昭彰 2》徹底發揮 Frostbite Engine 1.5 的實力,為玩家帶來更真實的戰場體驗


經過將近六年的實驗作與醞釀,終於在 2011 年,以全新的 Frostbite 2 引擎,融合上述《戰地風雲》系列之特長,創造出屬於次世代的戰場體驗,《戰地風雲 3》終於君臨。承襲前人的結晶,現在將是《戰地風雲》系列的全新里程碑!

單人劇情

附加圖片


相比自《戰地風雲:惡名昭彰》開始加入的單人劇情模式,《戰地風雲:惡名昭彰》走的是歡樂向的黑色幽默,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黑人中士的幽默,以及哈格特、史威瓦特這兩個白癡雙人組耍寶的畫面。到了《戰地風雲:惡名昭彰 2》則是為惡名昭彰小隊的故事增添了一點猶如戰爭電影般的氣息,沉重的劇情中不時帶點少數的笑料,加上仿效電視影集般的運鏡,讓《戰地風雲:惡名昭彰 2》的單人劇情總算是那麼有點看頭。

附加圖片


不過,《戰地風雲》系列以一向是以線上多人為倚重,自《戰地風雲:惡名昭彰》開始加入的單人劇情關卡,設計上其實頗有多人教學的意味,包括載具,步兵戰等都會巧妙的融入單人關卡中,而這樣做的代價往往就是喪失掉單人劇情的質量,變成無名有實的「教學關卡」。因此,這次的《戰地風雲 3》特別在單人劇情的部分下了番功夫,讓它「看起來」不像是教學模式,而是一部帶有沉重現代戰爭的劇情片。

早在《戰地風雲 1942》開始,玩家除了線上對戰,離線也可以藉由設定電腦敵手(BOT)來進行大戰,以便練習戰場上的技術,而到了《戰地風雲 2》更是延續傳統,藉由與電腦對手對戰,讓玩家能更快速適應《戰地風雲 2》的對戰節奏,進而在線上多人戰場大發其威。而這次《戰地風雲 3》有了單人劇情模式的加入,玩家只須通關單人劇情裡的關卡便可學習到在《戰地風雲 3》的多人基本對戰技巧。

附加圖片


接著我們來聊聊單人劇情。

當筆者進入故事劇情的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以 Frostbite 2 引擎為基礎呈獻的美麗夜景,搭配類似電子雜訊的影片呈現風格,一步步敘述在看似美麗平和的夜景下即將發生的巨大危機。戴著手銬的的主角,慌忙的從橋邊跳上疾駛而過的列車,而下一步,主角兩腳蹬入列車,彷彿全世界的時間都慢下來似的,踹開了站在窗邊的歹徒,迅速的撿起歹徒掉落下來的手槍,一發一發解決掉眼前的其他歹徒。接著主角一步步往前,發現有一名黑衣男子就在前面的車廂設好了 C4 炸彈,打算把主角和後面的車廂一起炸成廢鐵,此時筆者按下畫面上出現的快速按鍵指令(QTE),主角即時的跳出車窗並順利的在車廂爆炸之前跳到下一節車廂。

但黑衣男子哪會讓主角這麼好過?一槍打算讓主角摔出車外,不過命大的主角閃過子彈,筆者拼命的狂按畫面上指定的按鍵,於是主角爬上了車廂頂部,將來襲的黑衣男子一一幹掉。此時又是一聲爆炸,因爆炸力道而飛散的碎片彷彿慢動作般飛過主角的身邊,而後主角再度跳進車廂,持續對付接踵而來的敵人,直到進入了一節看似是裝載許多爆裂物的車廂,之後在下一節車廂,主角準備前去解決站在面前的敵人,卻一個不注意被從旁邊突襲的黑衣男子襲擊,主角被打倒在地,並被黑衣男子持槍指著主角的額頭,神情凶狠的質問主角:「你一個人嗎?啊!」

附加圖片


多麼過癮的開場啊!行雲流水般的銜接,恰到好處的過場以及特效,雖然在收尾時有點不太自然,但第一關下來的感覺就只有刺激兩個字!這震撼到不行的第一關實在難以令人相信這是《戰地風雲 3》的單人劇情關卡。而這張力十足的開場也成功的為接下來一連串的大戰揭開序幕!

故事劇情採與《決勝時刻:黑色行動》類似的倒敘法,玩家扮演的是因為違反軍法而被拘禁的布萊克中士,在宣稱他知道核武事件即將發生的事情之後,被兩位美方中情局調查員抓來審問事情經過。故事背景的 2014 年世界局勢,以「狂人」所羅門一手建立的人民解放抵抗組織(People's Liberation and Resistance,簡稱 PLR)在美軍一次在伊拉克庫德斯坦的蘇萊曼尼亞維和行動中搜查可疑化學武器地點時襲擊美軍,並乘亂控制了兩伊地區,且企圖以毀滅性的核武攻擊紐約和巴黎。

附加圖片


為了不讓許多還沒深入接觸《戰地風雲 3》的玩家被捏的太兇以破壞遊戲興致,關於劇情的部分筆者就此點到為止,但可以透露的是,玩家在單人劇情中將有機會學習到如何操作戰鬥機的武器使用方法、親自開著坦克在遼闊的戰場上與敵人砲火交鋒、跳傘時的基本基礎、各式各樣的武器和掛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與隊友互相配合完成任務的技巧。劇情、教學一氣呵成,堪稱是《戰地風雲》系列最優秀的單人表現,只可惜玩家依舊無法在單人劇情中練習如何開飛機就是了。

附加圖片


單人裡的敵人 AI 表現並不突出,但當你將難度提升至中等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敵人就像是開了 Aimbot 一樣,隨便一發子彈都會挨到你的頭上,這時就較著重射擊反應以及掩體技巧,只要小心的往前推進,配合隊友的火力支援(順帶一提,隊友的 AI 也不是省油的燈……),大部分的關卡都能順利通過。

如同開頭的敘述,玩家在遊戲中的特殊狀況下需要輸入特定的快速按鍵指令(QTE)以推進劇情,一但失敗將有可能導致任務失敗。不過說實話,筆者不太喜歡這樣的設計,某些場景需要特定的快速按鍵指令,雖然能增加玩家在遊戲中的互動感與參與感,以遊戲性來說實為有些做作。雖然遊戲中所需要應用到快速按鍵指令的部分不多,但筆者還是認為可以減少一點這樣的設計,把重心集中在關卡教學與劇情的融合會比較好。

附加圖片


關卡中設置的彈藥補給箱非常的多,因此玩家在遊戲中不必擔心沒有彈藥的危機,同時玩家也可以撿起敵人掉落的槍枝使用。遊戲中大部分的武器都能切換射擊模式,每一把的特性都不盡相同,玩家可在遊戲中好好研究每把槍枝的特色。人物動作部分可說是歷代之最,拜 EA 自家的 ANT 系統之賜,《戰地風雲 3》展現出流暢且真實的人物動作。無論是趴下時的動作、翻越矮牆、爬上石壁、匍匐前進,甚至是從敵人背後一把割開喉嚨的動作,都是那麼的令人讚嘆,搭配遊戲中傑出的光影以及特效,遊玩《戰地風雲 3》真的是一大享受。

附加圖片


不過遊戲中還是有不少缺陷,除了上面提到的快速按鍵指令的問題,還有劇情部分與遊戲系統的缺失。遊戲中大部分的過場有一半是以實機運算表現出來,而兩位中情局人員在審問主角的過程,以及開頭和結局時的動畫則是用以 Frostbite 2 引擎運作的過場預錄。劇情銜接的部分大致上還算流暢,但當你玩完整個劇情下來,你會發現有些劇情上的銜接有些令人玩味的矛盾點,而每一章節的劇情又有贅述過長的問題,這使得整體劇情的流暢度依舊不及《決勝時刻》或是《榮譽勳章》系列那樣的流暢與完整。而遊戲中偶爾出現的人物停格、穿牆,或是玩到一半你會發現怎麼沒有接下來了?搞了半天才發現是遊戲進行腳本沒有設好導致出錯無法接續下去,這時也只能無奈的重開記錄點重頭再來一次。

雖然劇本上與遊戲性的瑕疵,以及上述「偶爾」會發生的狀況成了單人遊戲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整體看來,這回的《戰地風雲 3》的單人劇情依舊值得嘉許。

多人戰場與合作模式

附加圖片


當然,單人劇情只是這款作品的「前菜」,線上多人戰場才是《戰地風雲 3》的重頭戲。

多人模式本體須靠 Origin 平台啟動,而在開始遊戲前必須先登入 Battlelog 進入主頁,透過伺服器選單或是快速配對進入遊戲。除此之外,合作模式以及單人模式也可藉由 Battlelog 進入遊戲。多人模式提供共九張的多人地圖,包括位於巴黎的地鐵行動與塞納河、德黑蘭公路、諾沙運河、火線風暴行動、哈格島、大型市集、裏海邊境以及德馬峰頂等。每張地圖皆具備六種不同的遊戲模式,包括征服、大型征服( PC 版獨佔)、狂襲、小隊狂襲、小隊死鬥以及團隊死鬥等。每章地圖皆進行二回合便換下一張地圖,每完成一回合玩家便會互換陣營。

征服模式承襲《戰地風雲》系列的優良血統,雙方玩家在大規模地圖下展開據點控制的戰鬥,是《戰地風雲》系列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也是能最深刻感受到《戰地風雲》是戰場氛圍的經典模式;狂襲模式修改自《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系列的 M-COM 炸炸樂攻防戰,攻方藉由炸掉 M-COM 來推進我方的進攻戰線,而守方得全力抵抗來自攻方的攻勢,避免被步步逼退到最後的戰線被突破;團隊死鬥與小隊死鬥最適合《戰地風雲 3》的入門玩家,玩家在大型地圖的其中一塊區域展開近距離戰鬥,最先達到指定擊殺數的隊伍得勝,是《戰地風雲 3》最傳統且節奏相當快的遊戲模式。

附加圖片


這回的《戰地風雲 3》將職業精簡到四大種職業,每種職業在戰場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同的職業經由升等可解鎖更多的槍枝或是工具以支援戰場,每一個職業皆有特殊能力以支援戰局,我方/敵方過剩或缺少一種職業將會影響到戰局發展。每個職業皆有專用的武器,而每把步槍皆有可解鎖的配件供以安裝,每把步槍最多可裝備三種不同附掛配件,每個配件皆能影響槍枝的性能。

突擊兵是前線的推進者,手上的突擊步槍除了提供強大的火力以外並提供一定的射程距離以利進行遠距離攻擊。突擊兵裝備的醫藥箱以及之後解鎖的電擊器都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救命神器,醫藥箱在交戰區特別管用,當隊友受重傷找掩護躲起來的同時,在他旁邊配置一個醫藥箱吧,這對幫助隊友迅速恢復體力以繼續火力支援方面相當有用。另外在適當時候給與倒地的隊友一擊電擊,讓隊友再度回到戰線上支援,當然要不要被救起來全憑被救者的意願而定,若是在戰火交擊的衝突區,你最好不要傻傻的衝向倒地的隊友。

工程兵永遠是載具的好朋友,因為工程兵手上的維修工具將是奄奄一息的坦克的救命恩人;但同時也是敵方載具的頭號剋星,一發火箭筒隨時就能癱瘓掉這些龐然大物。工程兵隨身配置一把卡賓槍,適合在維修我方載具以及搞破壞時保護自己,由於卡賓槍的射程不長,通常比較適合中近距離的突擊戰,這也意味著工程兵在狹窄的巷戰較能發揮進攻上的優勢。隨著等級解鎖,工程兵將有機會使用排爆機器人(俗稱瓦力)在遠端進行載具破壞、 M-COM 拆除與解除爆炸、撞人與燒人屁屁等動作。還有工程兵也將逐步解開致命的對空飛彈以及惡名昭彰的標槍飛彈--無須等待鎖定也能直接發射的恐怖武器。

偵查兵在戰場上是最低調的職業,因為偵查兵必須在不被發現行蹤的前提下以地面感應器等工具找出敵人的確切位置,並勘查戰場上的變化作出必要的支援,因此偵查兵手上的狙擊步槍往往會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兵器。狙擊步槍提供超遠程的射程距離以及一發一隻的強大穿透力,而有些狙擊步槍不掛瞄準鏡也能當普通的步槍打,必要時能提供交戰區適當的火力支援。此外偵查兵取消的動態感應球的裝備,取而代之的是可供遙控的 MAV(俗稱伊芙),這會飛行的遙控玩具能幫助你更容易找到戰場上所有敵人的位置,必要時還可以把敵人撞到腦震盪。而另一個偵查兵特有的雷射指標器則是能幫助隊友標定戰場上敵方的載具,讓工程兵的飛彈更容易找到敵方載具的位置。

以上的職業若沒有支援兵的彈藥箱,總使裝備再 IMBA,一旦無彈藥可用也是悲劇。如同突擊兵有無限制回復體力的醫藥箱,支援兵就是標準的移動彈藥庫,在前線戰局僵持的情況下,彈藥箱提供的彈藥隊於僵持不下的消耗戰可說是相當有利。而支援兵手持的輕機槍,雖然射程不遠、後座力大又不易瞄準,但是其彈匣供應的彈藥數能在前線提供最強大的火力壓制。支援兵特有的迫擊砲能給與遠程的敵人猶如豪雨般的流彈攻勢,阻止敵方的推進;而克萊莫指向地雷能在敵人進攻的路線上設下陷阱,巧妙的應用將能改變敵人的進攻路線;俗話說的好:「只要有問題,C4 都能解決」,巧妙避開坦克的砲火並偷偷安裝,安裝量足夠一次殲滅坦克不是問題。

附加圖片


除了精銳的職業分工,作為《戰地風雲 3》的大規模戰場就絕對少不了載具。《戰地風雲 3》提供了超過二十五種的載具,包括 T-90A、M1 艾布蘭、M1114 捍馬、F/A-18E 超級大黃蜂、UH-1Y 毒液、LAV-25 以及 A-10 雷霆等經典載具。而這些載具隨著地圖不同有不一樣的配置,舉例來說,戰地較廣的地圖就有較多樣式的載具,而以城市為背景的地圖僅提供少部分體積較小的載具。每一種載具與武器一樣皆有可解鎖的附加能力供裝備,最好是每種載具都能熟練,如此一來才能全方位支援戰場。載具的使用需搭配副駕駛的支援以及有工程兵在內的小隊以推進戰線,搭配戰機給予空優以及近距離空中支援,戰場的局勢將推向未知的變數。

再來看到合作模式的部分,供玩家線上合作的關卡一共有六關,每關皆分為三個難度等級供玩家挑戰,合作任務成功的話也能從中獲得分數,累計一定的分數就能解鎖在多人遊戲中的特定武器。任務的內容相當多樣化,除了應付排山倒海而來的敵人協助撤退,還有兩人合作開直升機支援我方小隊,狙擊任務或是建築物突擊的行動,配合另外開啟語音系統溝通能更有效率的與好友完成任務。

附加圖片


而這次遊玩《戰地風雲 3》線上多人必備的 Battlelog 整合了個人戰績,伺服器尋找,好友名單以及戰隊社群的功能。找上在 Battlelog 的好友一同加入同一個伺服器戰鬥是在歡樂也不過的事情,特別是上述的合作模式藉由 Battlelog 的好友名單就能邀請,還能開創 Party 群組與好友一起同樂,不過 Battlelog 的 Party 語音系統不建議使用,效果非常差。此外遊戲的更新、伺服器過濾、關於《戰地風雲 3》的最新消息等 Battlelog 一次包辦,儘管 Battlelog 有時候會有不穩的現象,但依舊是很不錯的遊戲社群介面。

縱觀看來,這次的《戰地風雲 3》加快了戰場上的節奏,讓戰爭不再是沉悶的攻防戰,而是更多變數的戰局發展。但比對《戰地風雲 2》的多人模式,依舊有些令人為之扼腕的地方。例如取消指揮官的設計,讓我方在戰場上無法執行更準確的指揮;過於簡陋的罐頭語音,導致無法清楚對隊友傳達明確的消息;計分板沒有顯示 PING 值,上戰場還要時時擔心會不會隨時爆 PING 的風險;只有四人的小隊編制,小隊長的功能較不易發揮;遊戲沒有內建語音系統,沒有 TS3 不就要哭哭了?這些設計上的缺失讓人在參與線上戰鬥時常常感到不快,但較靠攏《戰地風雲:惡名昭彰》系列的機制搭配調整過後的遊戲規則,《戰地風雲 3》依舊有自己的多人風格,只能期望DICE日後能作出更多的修正,讓《戰地風雲 3》的多人機制更加完整。

遊戲音效、效能與畫面

附加圖片


首先不得不提《戰地風雲 3》的音效,真的是筆者聽過最棒的遊戲音效,從步槍發射子彈的噪音、建築物倒塌時殘骸從我耳邊飛過的音效、坦克渾厚沉重的隆隆聲、隧道內的回音、火焰燃燒與爆炸的聲響……真的是聽過一次永生難忘,用文字與語言真的無法形容那種感覺,筆者建議遊玩時請戴上全罩式的重低音耳機,體驗那聽一次包準終生難忘的音質享受。

畫面方面,《戰地風雲 3》採用 DICE 自家開發的 Frostbite 2 引擎,不僅帶來了超越系列作更細膩的光影與貼圖,以 Havok 物理引擎為基礎的 Destruction 3.0 破壞系統,帶來更為驚人的場景破壞效果。而最初宣傳影片釋出的超高品質著實令人驚艷,但也造成不少電腦玩家對於硬體需求的恐慌,幸好,遊戲的優化做的算是相當不錯,以筆者的筆記型電腦的性能(i5-2410 m 2.3GHz + NVidia GeForce GT540m 2741mb)來說,1280 x 720 的解析度搭配無 AA,特效全開的情形下能保有平均每秒二十張的順暢度,當然若要再順一點,就要再向下調整了,不過以這樣的表現來說,筆者相當滿意。

不過比起《戰地風雲 3》在 PC 上的優化,更令人頭疼的是遊戲本身的種種問題。例如遊戲開啟時常常出現的 DirectX 衝突、伺服器端程式優化不完整造成經常線上延遲的現象、載入遊戲經常性的停頓或是完全死當、單人模式中的隊友學會穿牆術、多人 Killcam 移位的問題、重生時莫名其妙的變成第三人稱視角等。其他諸如破圖或是可愛的草泥馬等小缺陷,與上述問題相比較之下,好像也沒這麼嚴重。

現代的遊戲有任何問題,透過線上的即時更新都能解決問題,而既然像《戰地風雲 3》這款重視線上與高品質的遊戲,只期許日後 DICE 能透過更新解決上述的錯誤。

總結

附加圖片


筆者不敢斷定《戰地風雲 3》是否為年度最棒的射擊遊戲,但能確定的是,筆者當初選擇《戰地風雲 3》果然沒有讓我失望,總使遊戲有諸多的大小缺陷待修正,但這回令人稱讚的單人劇情模式,以及獨樹一格的線上多人模式都深深令筆者著迷。筆者不是射擊遊戲的高手,但依舊能樂在其中,我想這是因為遊戲本身的戰場氛圍以及團隊合作性深深的抓住了筆者的心吧。

這是場次世代的戰爭,士兵們!準備好投入這前所未有的全新戰場了嗎?

《戰地風雲 3》遊戲總評

畫面:9.0
雖然還算不上市完全的次世代畫質,不過就快了;光影特效真的沒話說,只是貼圖和建模應該再強化些。

遊戲性:9.0
操作上有些複雜,但熟練後會比較上手。多人戰場以及大規模載具戰,這不就是戰場嗎?

音效:10.0
聽過一次,你將永生難忘。

耐玩度:8.5
單人劇情並沒有收集要素值得一玩再玩,約五到六小時的單機之旅之後,除非是想挑戰更高難度,單機真的沒有再重複遊玩的價值。多人才是重頭戲,精銳的職業分工以及大地圖戰鬥,玩起來相當刺激。而解鎖多人(包括合作模式)將會花上你好一段時間。

創意:9.5
更強化的物理破壞,充分展現《戰地風雲 3》的新世代特色,而其強烈的美術風格以及強調大規模戰爭的特色,使得《戰地風雲 3》在近代一堆類似的射擊遊戲中出類拔萃。

總分:9.2(平均)

  • 0




引用此文章 [ 引用網址 ]

此文章尚未被引用

22 位用戶正在瀏覽

0 位會員, 22 位訪客, 0 位匿名會員

最近訪客

搜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