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內容

照片
- - - - -

戰略機動大作戰 - BC2 裡M3A3 BRADLEY祖先的故事


舊主題!

Guest, 此文章已經超過 90 天,依照全站板規,非必要請勿回覆此主題,回覆舊文且內容無實質意義,站務組將直接移除回應並給予警告。



  • 請登入以回覆
這篇主題有 14 篇回覆

#1 Gerard Hopkins

Gerard Hopkins

    中尉

  • 精銳步兵
  • 2,509 文章數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05:47

剛剛在HBO看到的電影

ThePentagonWars

中文翻戰略機動大作戰

文章圖片

1998年作品

滿有意思的

主要是敘述美國國防部正在發展一種新的步兵戰鬥車,進入了最後的設計階段,此時,空軍上校約翰受命評估此種新型

戰鬥車的功能,他很驚訝地發現,軍方竟然花了17年、140億的經費來發展它,而成果卻是會危害到士兵的垃圾,為此

他決定私下展開調查,進而揭露政府單位的官僚政客間,利益互相衝突的驚人內幕





本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且是部諷刺的喜劇電影,看起來還滿輕鬆的

有趣的是

裡面的坦克叫BRADLEY

因該就是BFBC2裡面M3A3 BRADLEY的始祖吧

文章圖片

好笑的是她原來設定成能運載11明士兵的"運兵車"

後來被幾位將軍的意見亂搞而成為.......

有興趣可以租來看看,滿不錯的!

本篇文章已被 Gerard Hopkins 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05:51 編輯過

  • 0

gerardhopkins.png

gerardhopkins.png

點擊上列圖片進入我的Steam個人頁面


#2 SSI

SSI

    一等士官長

  • 精銳步兵
  • 533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Iraq
  • 來自:窩顆顆
  • 隸屬於:SFTW
  • SSI6679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09:04

其實M3A3的原形是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
M3A3是M2A2的改良型


  • 0
文章圖片_

文章圖片
小弟很弱的~~XD[是真的O3O]

#3 dddada

dddada

    軍團軍士長

  • 精銳步兵
  • 1,42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視窗前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dddada603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10:49

重撥時間
8/26 AM 09:15
9/1 AM 05:00

本篇文章已被 dddada 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10:49 編輯過

  • 0

#4 PNKE.TW

PNKE.TW

    少校

  • 精銳步兵
  • 4,786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台南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BFX_PNKE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10:55

沒記錯的話這片子很久了


裡頭還提到要用八國語言在側面寫上啥忘了...
  • 0

http://home.gamer.co....php?sn=1390774

北朝鮮南部動亂區 無恥全紀錄

 


#5 Vanishing.M

Vanishing.M

    二等士官長

  • 前線步兵
  • 493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傭兵協會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ID:Vanishing.M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10:58

以前看過,還可以
以前這類片子幾乎都是高層來說要++--然後搞出來的就是又貴又死用的產品
  • 0

#6 dddada

dddada

    軍團軍士長

  • 精銳步兵
  • 1,42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視窗前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dddada603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5 日 - 下午 10:58

因為老毛子出了BMP運兵車


美國驚覺,才發展裝甲運兵車 (有包鐵皮2頓半就夠了)
又要有戰車的能力,才有這種高車體、乘員少的怪咖

被派去打波灣戰爭,越級打怪,擊毀裝甲車的數量比艾布蘭還多
  • 1

#7 219灰貓

219灰貓

    軍士長

  • 精銳步兵
  • 750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野貓連
  • 隸屬於:STW
  • 219LimeCat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上午 02:41

這部電影我有看過,我個人覺得滿不錯的。
很寫實的一部電影。
  • 0
文章圖片

#8 小P™

小P™

    上士

  • 訓練兵
  • 86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桃園
  • 隸屬於:自由戰士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上午 03:29

結尾說相關高層都被升一級 主角被迫退休 怪怪的= =
  • 0
文章圖片

#9 Feldwebel

Feldwebel

    一等士官長

  • 精銳步兵
  • 61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TAIPEI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zplus
  • zplusc1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上午 03:29

APC的概念最早是德軍二戰的時候發明,老美發揚光大

老美看到了APC在未來講求機動作戰上的潛力,所以發展出了M113
老俄發展BMP的主要原因是看德軍用Sd.Kfz.251用的太高興,加上史達林格勒的戰訓
所以雙方各自發展出配合自家戰術的APC
M113早BMP-1服役十年,但是雙方的基本要求相同
這時候的APC還是戰場計程車等級,車載火力也只有到自衛的程度
等到50年代末期雙方開始加重NBC環境下步兵作戰的需求
這時候步兵幾乎沒辦法下車戰鬥,所以必須想辦法發展出能夠增強步兵單位火力的車種
IFV的概念就此誕生
老美的回答就是M2車系,俄國人則是BMP-2

其實電影裡面演的很多都是非戰之罪
像是鋁合金裝甲的運用,一來是M113的成功經驗
二來是美軍當時已經開始對空運能量不足以輸送裝甲車輛感到頭痛
80年代美軍開始發展C-5的時候就要求可以載兩台M1或者四台M2
不過最後還是妥協成一輛M1或者3輛M2
而且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困擾著美國空軍,就算是最新的C-17還是沒辦法載兩輛M2
再來則是電影裡面最好笑的重新設計橋段
因為原作是諷刺小說,而老美諷刺作家最喜歡表政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實情是美軍雖然一開始要求的只是M113的後續車種
但是M2系列對應的未來戰場卻是被核彈洗過一遍的歐洲大陸
所以開始要求的是步兵的非下車戰鬥能力(步兵用槍眼)
外加面對的是華約的裝甲大軍,以當時北約的以質制量概念所以必須加強單車火力(25MM機砲跟TOW)
還有一個則是美軍急於汰換性能不符需求的M551(M3)
載人量少的問題以這台車的原始需求來講並不是問題,所以設計成剛好一個班兩輛的搭載能力
(當然美軍沒算到之後步兵下車班的人數削減的這麼快....)
綜合這麼多要求最後才會生出來M2車系這個通通都要包的怪胎
以實戰觀點來說M2的發展是不得不為
不過在本來目標就是要捅美國政府一刀的原作眼裡這些當然是不可饒恕的罪惡

至於M2的大小,老實說非常的緊致
以他的搭載火力來說這已經是奇蹟了
尤其是高度上,跟他的前身M113比M2的車高只多個48公分
考慮到這輛車上有砲塔,這高度其實很不可思議
外加原先的設計上是要跟M1偕同作戰
只要車高比M1矮其實就不是問題

當然最後的歐洲末日戰爭沒有發生,而中東沙漠剛好又是類似歐洲大平原的地形
M2/M3在伊拉克大屠殺其實也不太讓人意外....
不過因為原先是對應NBC環境的車種
波灣戰爭的時候老美步兵對這台有空調的車輛表現倒是贊不絕口
  • 0

#10 dddada

dddada

    軍團軍士長

  • 精銳步兵
  • 1,42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視窗前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dddada603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下午 04:14


剛好跟這研究報告相呼應

好人會讓人討厭,因為他們提高了一般認定的行為標準。

http://tw.news.yahoo...25/5/2bsgn.html
  • 0

#11 a50204b123

a50204b123

    一等士官長

  • 精銳步兵
  • 618 文章數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下午 05:09

其實有些人不滿是因為M2真的很詭異
他是食品公司的產品(沒有人想坐在"罐頭"裡上戰場吧?)
長的太高大(早期BMP都矮的不得了)[被擊中面積太大]
又是機砲又是飛彈(這樣只會引來敵火.對坐在裡面的士兵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能如此成功可真是奇蹟~~~
  • 0

#12 月SAS

月SAS

    少尉

  • 精銳步兵
  • 1,659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香港
  • 來自:64%香港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Moon-SAS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6 日 - 下午 05:49

APC的概念最早是德軍二戰的時候發明,老美發揚光大

老美看到了APC在未來講求機動作戰上的潛力,所以發展出了M113
老俄發展BMP的主要原因是看德軍用Sd.Kfz.251用的太高興,加上史達林格勒的戰訓
所以雙方各自發展出配合自家戰術的APC
M113早BMP-1服役十年,但是雙方的基本要求相同
這時候的APC還是戰場計程車等級,車載火力也只有到自衛的程度
等到50年代末期雙方開始加重NBC環境下步兵作戰的需求
這時候步兵幾乎沒辦法下車戰鬥,所以必須想辦法發展出能夠增強步兵單位火力的車種
IFV的概念就此誕生
老美的回答就是M2車系,俄國人則是BMP-2

其實電影裡面演的很多都是非戰之罪
像是鋁合金裝甲的運用,一來是M113的成功經驗
二來是美軍當時已經開始對空運能量不足以輸送裝甲車輛感到頭痛
80年代美軍開始發展C-5的時候就要求可以載兩台M1或者四台M2
不過最後還是妥協成一輛M1或者3輛M2
而且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困擾著美國空軍,就算是最新的C-17還是沒辦法載兩輛M2
再來則是電影裡面最好笑的重新設計橋段
因為原作是諷刺小說,而老美諷刺作家最喜歡表政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實情是美軍雖然一開始要求的只是M113的後續車種
但是M2系列對應的未來戰場卻是被核彈洗過一遍的歐洲大陸
所以開始要求的是步兵的非下車戰鬥能力(步兵用槍眼)
外加面對的是華約的裝甲大軍,以當時北約的以質制量概念所以必須加強單車火力(25MM機砲跟TOW)
還有一個則是美軍急於汰換性能不符需求的M551(M3)
載人量少的問題以這台車的原始需求來講並不是問題,所以設計成剛好一個班兩輛的搭載能力
(當然美軍沒算到之後步兵下車班的人數削減的這麼快....)
綜合這麼多要求最後才會生出來M2車系這個通通都要包的怪胎
以實戰觀點來說M2的發展是不得不為
不過在本來目標就是要捅美國政府一刀的原作眼裡這些當然是不可饒恕的罪惡

至於M2的大小,老實說非常的緊致
以他的搭載火力來說這已經是奇蹟了
尤其是高度上,跟他的前身M113比M2的車高只多個48公分
考慮到這輛車上有砲塔,這高度其實很不可思議
外加原先的設計上是要跟M1偕同作戰
只要車高比M1矮其實就不是問題

當然最後的歐洲末日戰爭沒有發生,而中東沙漠剛好又是類似歐洲大平原的地形
M2/M3在伊拉克大屠殺其實也不太讓人意外....
不過因為原先是對應NBC環境的車種
波灣戰爭的時候老美步兵對這台有空調的車輛表現倒是贊不絕口

問題是他不能保護一個人,還年年騙錢,也沒有改進還要在實驗中做手腳
但可惜是改經下訂了數百台,對美國來說如果早點把有關經驗帶落下一種車上
就不用花很多錢對這加車修改,但是生產工廠已經有大量模塊==
(有了生產模塊等於沒有返回頭了,花的錢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高)
  • 0

**********************************************************************************

(更新不定)#1 {{ #2 {{ #3 {{ #4 {{ #5 {{ #6 {{ #7:最近【作業用BGM】 Project Lights Best Collection -vol.01-  私心與本人結他風相近~

 

註*:2042簽名檔<留白中>


#13 Feldwebel

Feldwebel

    一等士官長

  • 精銳步兵
  • 61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TAIPEI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zplus
  • zplusc1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7 日 - 上午 06:06

其實有些人不滿是因為M2真的很詭異
他是食品公司的產品(沒有人想坐在"罐頭"裡上戰場吧?)
長的太高大(早期BMP都矮的不得了)[被擊中面積太大]
又是機砲又是飛彈(這樣只會引來敵火.對坐在裡面的士兵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能如此成功可真是奇蹟~~~

這個...
FMC在二戰前是做農業機械(耕田機之類)不是食品公司,而且他二戰就轉向做軍事裝備
跟食品公司一點關係都沒有

BMP最早期的車高也是2公尺,講真的沒小到哪去
而且為了這個體型犧牲的實在太多
BMP-1的攜帶人數只有四名,而且還要限制成員體型
最大六名的前提是那六個人都只帶一把槍跟兩個彈匣
裝甲最厚處33mm,連.50AE(美軍最普遍的M2重機槍用彈)都擋不住
阿富汗作戰期間甚至有被AK擊穿裝甲的紀錄
車上裝了反戰車飛彈跟73mm砲好像很屌
但是砲塔是單人砲塔,車長要裝彈瞄準發射
如果是用飛彈還要遙控飛彈(俄軍用的AT系列砲射飛彈是無線電遙控,射出去以後需要人力操縱瞄準)
這就算了,攜彈量還只有三發
而車載的低膛壓砲初速過低,必須逼近到300M以內才有辦法擊中目標
偏偏單人砲塔嚴重限制射速,最高射速一分鐘一發
這種武裝配置在阿富汗的實戰經驗證明根本是不負責任
經由阿富汗經驗研發的BMP-3就開始走向跟M2一樣的機砲+飛彈設定
體型重量也開始暴增
但是還是塞不到六個下車步兵,裝甲還是連12.7mm機槍彈都擋不住
最重要的是BMP系列的工作是IFV,是要帶著步兵衝進敵火裡面的
卻連個後艙門都沒有,車載步兵得在敵火下從車頂跳出
這時候體型低矮是有啥鳥用.....

我知道很多人對俄系武器有著便宜又好用的想法
不過俄軍在阿富汗打了十年,用血證明了自家在80年代以前的戰術想定跟性能需求幾乎都是錯的
今天有部The Pentagon Wars在這笑罵M2很爛
那誰來幫在阿富汗坐BMP-1/2這種爛車戰死的俄軍士兵講話?
  • 0

#14 Feldwebel

Feldwebel

    一等士官長

  • 精銳步兵
  • 615 文章數
  • 國家 / 地區: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TAIPEI
  • 隸屬於:自由戰士
  • zplus
  • zplusc1

發表於 2010 年 08 月 27 日 - 上午 06:44

問題是他不能保護一個人,還年年騙錢,也沒有改進還要在實驗中做手腳
但可惜是改經下訂了數百台,對美國來說如果早點把有關經驗帶落下一種車上
就不用花很多錢對這加車修改,但是生產工廠已經有大量模塊==
(有了生產模塊等於沒有返回頭了,花的錢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高)

光看電影當然是這樣...
而且這部電影其實錯的還不少
James Burton發現的是鋁合金裝甲中彈燃燒燃燒跟集中油料配置的問題
他也不是像電影一樣光忙著找M2的麻煩,而是努力的跟相關人員進行改進
換來的就是重量暴增到被評為"最沒有機動能力的IFV"的M2
以色列人也根本沒考慮過M2,對他們來講一輛要價500萬美元的M2太貴了
電影裡那段根本是子虛烏有

那個花的錢是有史以來美國最高是你搞錯了
先不要講美國空軍那些超扯的傢伙
(B2一架42億美金,F-22從開發一開始的六千萬美金漲到現在的一架兩億三千萬美金)
M2系列的總開發費是170億沒錯
但是電影裡面沒提的是裡面有40億是花在James Burton跟FMC的改進計畫上

至於這筆錢花的值不值得....
M2車系打過兩次波灣,也跑到阿富汗去給人伏擊
但是這19年加起來的總戰死人數還不到200人(含車載步兵)
比起來最新銳的Stryker在阿富汗頭一個月的戰死人數就超過200人
作戰表現糟到2006年Stryker旅計畫整個砍掉重練
而這個計畫花的錢是1200億美金(不含採購經費)

放馬後砲人人都會,但是好歹去看一下這個被放炮的對象是不是這麼不堪....
拿部電影來評論一個在現實戰場上不知道救了多少士兵生命的兵器會不會太過分了點?
  • 0

#15 k24601

k24601

    二等士官長

  • 前線步兵
  • 238 文章數
  • 來自:香港
  • 隸屬於:自由戰士

發表於 2010 年 11 月 14 日 - 下午 10:30

沒看過這片
但看樓上寫電影借M2諷刺美國僚
老美都是這樣風格,火力優先
喜歡與否個人觀點不同
個人感覺M2系不差
p.s. M1也經常被秒
  • 0



舊主題!

Guest, 此文章已經超過 90 天,依照全站板規,非必要請勿回覆此主題,回覆舊文且內容無實質意義,站務組將直接移除回應並給予警告。




0 位玩家正在閱讀此主題

0 位會員, 0 位訪客, 0 位匿名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