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六級考,外國人哭了
#1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09:54
"請分數達30分的考生 XX離開考場"
解答:
《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饑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
#2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01
此影片我很贊同的評論
外國人才不唸這些垃圾文章!!可憐的中國人才要唸!! - jackabc885858
怪不得會被八國聯軍 - waytinjay
本篇文章已被 ZZ831015 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05 編輯過

http://g.bfbcs.com/6...Sky_Of_Hero.png
http://g.bfbcs.com/1...Sky_Of_Hero.png
這網站更新超慢..
武直當BF2開的小小主駕手,歡迎來試乘
#3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03
為啥我都聽不出來
只聽出雞雞雞而以阿
我真的是學中文的漢人嗎!??

樹多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

#5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30
本篇文章已被 超不幸管家 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31 編輯過

#7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42
某些詩在方言中唸起來可能發音是不一樣的
但換成漢語...
就會全部變成同音不同聲...
(つ>ω<)つ わふ~
坑洞向下中...
#8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0:43
#9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1:29



原來以前2142整體命中率有31%, BF2更有40%...!? 以前到底怎麼玩的?(汗)
#10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1:33

http://g.bfbcs.com/6...Sky_Of_Hero.png
http://g.bfbcs.com/1...Sky_Of_Hero.png
這網站更新超慢..
武直當BF2開的小小主駕手,歡迎來試乘
#13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1:56
麻 他們不喜歡學中文不是壞事 我們被逼著學英文也不是壞事

本篇文章已被 襲胸十秒無罪 於 2011 年 11 月 26 日 - 下午 11:57 編輯過


#14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7 日 - 上午 12:24
看到這種評論我很難過i hate chinese
此影片我很贊同的評論
外國人才不唸這些垃圾文章!!可憐的中國人才要唸!! - jackabc885858
怪不得會被八國聯軍 - waytinjay
中文確實不是個易學的文種
但她實實在在是經過悠久文化傳遞與醞釀的文種
中文有中文的美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用"不自由毋寧死"翻譯可是充滿了壯烈的詩意
中文的成語
都可以用四個字表達完整的寓意
不像英文的成語一下長一下短
英文確實容易但也暴露出其缺乏美感的事實
英文要寫的美就一定會流於偏澀的字詞
一定要使用連外國人自己都不用的字
相信你一定聽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彙都是日常生活用的到的
簡單的拼湊卻能成為悠遠流傳的元曲
我不排斥英文
因為他確確實實是最極速最便利的商業、法律、溝通用語
但我更愛中文
因為她確確實實是充滿美感、詩意的古老文種
你可以不喜歡艱深無趣的古文
但你不能忽視幾千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過的中文字的魅力
#16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7 日 - 上午 04:33
據WIKI表示
某些詩在方言中唸起來可能發音是不一樣的
但換成漢語...
就會全部變成同音不同聲...
所謂的漢語要定義其本身意義就很困難,現在比較通行的國際上稱「現代漢語」
中國稱為普通話,台灣稱國語,是由清的北京官話為基礎形成的。基本上這種語言的發音較接近北方民族滿或胡人的語言,而隨著時代不同中原地區各政權的官方用語也隨之改變。大致可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代漢語」跟「現代漢語」四類。
精確來說,雖然你可以見到中國有劃分「九大方言」,但這些語言並不見得符合「方言」的定義。方言是指由同一個語系起源而衍伸的分支。印歐語系中的各語言便是這種結構。例如英語與德語約有一半是有類似的根源。
然而閩南語、客家語、廣東語等等與現代漢語卻只有約四成有類似的結構,而且多為較複雜抽象的概念詞彙。如果是最基本的自然名詞等等,都有自己獨立的發音或構造。以現代語言學標準來說,是可以與現代漢語區別成為不同的語言。
印歐語系為中亞起始的同一起源,但是在現今中國境內的各方言卻是獨立的語言,經發展後互相融合借用才形成今天這種模式。不同時代的詩詞作品,正確的唸法不見得是同一個語言或現在官方制定的國語。
不過語言本來就是經過長久互相交融演化的東西。就像漢字傳入日本被日本借用、近代日本的現代學術詞彙又大量融入進現代中文。沒有所謂一定的美或是什麼。或許在唐代詩詞家的眼裡看來,千年後現在一堆人用當時北方胡人語言為基礎演化的語言來唸他們寫的詩,會認為沒有美感吧。
印歐語系的好處是發音不太會變,所以今日的印歐語言發音與五千年前沒多大差別,但上古文字就難以理解意思了。
中文則是有一套可循的演化脈絡,因此理解上古文獻就很方便,但缺點是這種文字要用什麼發音唸其實都無所謂,因此也很難以考察古代的發音究竟是如何。

#17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7 日 - 上午 07:14
但我實在不想為了我覺得我用不到的東西去努力。

Train hard,Fight easy.努力訓練,輕鬆戰鬥。
#18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7 日 - 上午 07:23
說的好!!看到這種評論我很難過
中文確實不是個易學的文種
但她實實在在是經過悠久文化傳遞與醞釀的文種
中文有中文的美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用"不自由毋寧死"翻譯可是充滿了壯烈的詩意
中文的成語除了三隻小豬以外
都可以用四個字表達完整的寓意
不像英文的成語一下長一下短
英文確實容易但也暴露出其缺乏美感的事實
英文要寫的美就一定會流於偏澀的字詞
一定要使用連外國人自己都不用的字
相信你一定聽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彙都是日常生活用的到的
簡單的拼湊卻能成為悠遠流傳的元曲
我不排斥英文
因為他確確實實是最極速最便利的商業、法律、溝通用語
但我更愛中文
因為她確確實實是充滿美感、詩意的古老文種
你可以不喜歡艱深無趣的古文
但你不能忽視幾千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過的中文字的魅力
不過現在的課本為了讓我們能欣賞古文
放了許多的文言文
不過我覺得有點物極必反的味道
#20
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7 日 - 上午 09:57
"請分數達30分的考生 XX離開考場"
解答:
《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饑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
這個絕對是整人的嘛
若是真的
出考題的也是想整人
0 位玩家正在閱讀此主題
0 位會員, 0 位訪客, 0 位匿名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