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地秘境
- → 檢視個人資料: 主題: ﹏ /Start↖
個人資料
- 群組 訓練兵
- 活躍文章 16
- 個人檔案點閱數 5,320
- 頭銜 代理下士
- 年齡 年齡未知
- 生日 四月 30
-
性別
男性
-
國家 / 地區
中華民國(台灣)
-
來自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興趣
玩玩叛逆連隊2 戰地1943
膜拜寒霜引擎
玩家資訊
-
隸屬於
自由戰士
-
STEAM 社群網址
暫時還沒有
-4
普通
會員工具
好友
﹏ /Start↖ 還沒有新增任何好友。
我發起的主題
沒有領取beta的機會了麼?
2010 年 01 月 29 日 - 下午 05:58
啊 出去工作 回來晚了 第八第九一起放出 現在搞得沒了 怎麼辦啊。。。。。。。。。。
美军主战坦克----M1A1
2010 年 01 月 29 日 - 上午 11:54
M1A1主战坦克 M1A1坦克的全称为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 该坦克于1984年8月28日定型,生产始于1985年8月,1986年7月正式装备。该车战斗全重57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每小时66.8公里,最大行程465公里。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海湾战争中的表现: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该坦克主要特征是装备由美国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美国编号为M256。由于口径增大,弹药基数减至40发。
1988年以后生产的M1A1型开始加装贫铀装甲,防护力大大加强。此外,M1A1还增装了集体三防装置,换装了新型车长显示器、新主动轮和T-158型履带。
火炮采用120mm滑膛炮,可发射以贫铀合金为弹芯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为配合安装120mm火炮,美国研制生产了几种120mm炮弹,其中M82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于1983年完成研制工作,采用了贫铀穿甲弹芯。
M1A1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车体正面采用贫铀装甲,车内装有防核、生、化武器的“三防”系统。并配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夜视仪等,可在夜间作战,在运动中命中目标。
海湾战争中的表现: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95式突击步枪
2010 年 01 月 29 日 - 上午 11:52
95式自动步枪95式自动步枪概述
95式自动步枪(QBZ-95,QBZ为源自拼音“枪-步-自动”的类别代码),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的一部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自动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概况
95式自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命名为QBZ95式5.8mm口径自动步枪(简称95式自动步枪)。该枪于1997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已开始陆续装备部队。成为是中国新一代的制式自动步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95式自动步枪95式自动步枪为无托结构步枪,导气式自动方式,自动机采用短行程导气式活塞,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具有30发塑料弹匣供弹。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外部材料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
5.8毫米枪弹后坐力小,全枪动力特性平稳,整体布局合理,射击时持枪震动很小,单、点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机构动作可靠。
95式自动步枪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配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生动目标精确瞄准。配多功能刺刀可快速装卸。
95式自动步枪与QBB95式5.8mm班用机枪(简称95式班用机枪)形成95式枪族。后来又增加了短枪管的QBZ95B短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一般被简称为95式枪族。QBZ97式自动步枪是QBZ95式自动步枪的出口型,口径为西方国家标准的5.56毫米,主要是发射SS109规格的步枪弹。
研制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重小于3.5kg,机枪小于4.4kg,经过初设计,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难以达到指标。从系统出发必须加大减重力度,选择设计基础枪步枪为优化核心体,控制在3.2kg,机枪相应控制在4kg,才能得到全系统及系统内每项产品达到指标并保持先进的水平。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枪长不大于760mm(枪管长440mm)、机枪不大于840mm(枪管长520mm)。经过初设计,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况下,机枪的指标又最为紧张,因此,在全枪长上选班用机枪为优化核心体,优化指标定为840mm。全枪长又同枪管长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产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优化全枪长时,必须把选定的枪管长作为边界条件,在系统全枪长达标时,要使威力性能先进,是这项统筹的难点。
95式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班用机枪之间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上、下护手及上机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95式枪族在通过国家靶场的可靠性试验时,自动步枪故障率在0.4~0.6‰之间,班用机枪在0.1‰左右。
结构特点
95式自动步枪由枪管、导气装置、护盖、枪机、复进簧、击发机构、枪托、机匣和弹匣、瞄准装置、刺刀等11部分组成,还有一套附件。
95式自动步枪枪管内的枪膛分为弹膛和线膛。枪管内膛为精锻成形,并进行了镀铬处理。弹瞠用以容纳枪弹,线瞠能使弹头在前进时作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枪口装置用来减小发射时枪口的跳动和火焰,并可作为榴弹发射器及刺刀连接座使用。
护盖由上护盖与下护盖组成。上护盖上有提把,用以提枪前进。下护盖有握把、扳机护圈、小握把、护盖锁孔、挂合杆,主要用以操持武器和射击。握把内为附件筒巢,用于容纳附件筒,前端小握把有通气孔,用以及时散热和冷却枪管。
导气装置由气体调节器、活塞及活塞簧组成。气体调节器用以调节火药气体的大小,标有“0”,“1”,“2”的数字,分别表示闭气、小孔和大孔位置。通常装定在“1”上,当武器过脏来不及擦拭或在严寒条件下射击时装定在“2”上。发射枪榴弹时,必须转到“0”的位置,以防损坏枪内活动机件。活塞用以承受火药气体的压力,推动枪机向后。活塞簧用以使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95式步枪分解图枪机由机体和机头组成,用以送弹,闭锁、击发和退壳,并能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机体上有圆孔和导笋槽,用以容纳机头,并引导机头旋转进行闭锁和开锁,机体上还有解脱凸笋、机柄和复进簧巢。击针,用以撞击枪弹底火;拉壳钩,用以从膛内抓出弹壳(或枪弹)还有导笋、送弹凸笋、开闭锁凸笋、导槽和弹底巢。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
复进簧的作用是储存枪机、枪机框的部分后坐能量,以便赋予枪机、枪机框向前复进及完成推弹、抓弹、闭锁、解除不到位保险等所必需的能量。
击发机构由扳机、扳机拉杆、阻铁杠杆、击发阻铁、单发阻铁、不到位保险机、解脱杠杆、快慢机、击锤、击锤簧、击锤簧导杆、顶头及击发机座组成。用以控制待发、操纵击发及保险。快慢机上的“0”、“1”、“2”分别为保险、单发和连发位置。
机匣用以容纳枪机,固定快慢机和弹匣。机匣外有弹匣卡笋和弹匣结合口,用以结合弹匣或弹鼓;机匣内有闭锁卡槽,能保证枪机闭锁枪膛;拨弹凸笋,刚以拨出弹壳(或枪弹)。
枪托用以保证机匣内部免污污垢和便于操作。枪托右侧有抛壳(或枪弹)口,枪托内有杠杆式缓冲器和后端的变刚度托板组成双缓冲机构,可降低活动机件后坐时的撞击。
95式自动步枪一般使用弹匣供弹,必须时也可使用弹鼓供弹。可实施短点射(2~5发),还可实施长点射(6~10发)和单发射击。点射时射速为每分钟100发,单发时射速为每分钟40发。枪管寿命为1万发。95式自动步枪每支枪配有5个弹匣。弹匣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板簧、卡板、弹匣盖组成,用以容纳和托送枪弹。弹匣体后端有三个观察孔,分别对正第10发、20发和30发枪弹的底缘,用以观察枪弹的余量。
附件用以分解结合、擦拭上油、携带和排除故障。附件有通条头、通条连接杆(7根)、铳子、铳杆、准星扳手、油刷、油壶、背带和弹匣袋。使用时,将通条连接杆与通条头或油刷拧结在一起,用以清除枪管内脏物及涂油;铳子用以拆卸击针销、拉壳钩轴等;准星扳手用以校枪时调整准星高低;铳子用以清除枪管导气孔的火药残渣。
扣扳机后,扳机拉杆拉下击发阻铁,击锤平移向前打击击针,击针撞击枪弹底火,点燃发射药,产生火药气体,推送弹头沿膛线向前运动;当弹头经过导气孔时,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涌入导气箍,冲击活塞,推动枪机向后,压缩复进簧,完成开锁、抛壳,并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当枪机退到最后方时,由于复进簧的伸张,使枪机向前运动,推动次一发枪弹人膛,闭锁。此时,如快慢机定在连发位置,扳机未松开,击发阻铁不能卡住击锤,击锤再次打击击针,形成连发;如快慢机定在单发位置,击锤被单发阻铁卡住不能向前,若要再次发射,必须松开扳机再扣;如快慢机定在保险位置,快慢机轴阻挡,击发阻铁使其不能回转,成保险状态;当击锤位于后方(即待发状态)保险时,扣不动扳机,不能击发;当击锤位于前方(即击发状态)保险时,活动机件不能压击锤向后成待发。
95式枪族的瞄准装置有传统机械式、简易夜瞄、可装白光瞄准镜及二代微光管的微光瞄准镜,表尺上有觇孔型照门,标有1、3、5三个字样,分别表示100m、300m和500m,表尺照门上的荧光点与准星两侧的荧光点组成简易夜瞄装置。准星由准星座、准星连接座、准星护圈和准星4部分组成,准星可拧高、拧低,准星连接座可左右移动,准星连接座和准星座上各刻有一条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瞄准镜座用以安装白光、微光瞄准镜。
白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3倍,用于远距离目标精确瞄准。白光瞄准镜用于对600m内(配于自动步枪时)或800m内(配于班用机枪时)的目标实施瞄准射击和战场观察。当目标宽度为0.5m时,可概略测定目标距离。白光瞄准镜主要由物镜组。分划调整机构。目镜组。眼罩、照明机构和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等部分组成。
微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3倍,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的生动目标精确瞄准。两种瞄准镜通用于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并能在枪身上快速装卸。微光瞄准镜是一种轻便的被动式夜间瞄准器材,可有效地进行夜间精确瞄准;观察发现敌人所使用的红外光源或其他光源的位置。在无月星空、中等对比度、背景不透亮的条件下,能识别200m处站立的人员。微光瞄准镜主要由镜体、成像系统、分划调节机构、低温外接电池及罩具等组成。
刺刀(匕首)用以刺杀敌人,也可作为格斗匕首和野战工具用。多功能刺刀由刺刀和刀鞘组成,刺刀上有剪刀部位、剪刀轴孔、锉削部位、刀环、刀柄座、砍削部位和锯割部位;刀鞘上有挂带、带扣、磨刀石、平口起子、剪座和轴。(注:战斗中如需用刺刀刺杀敌人时,应将刺刀装在枪上,其要领是:将刀环套入枪的瞠口装置前端,刀柄座的T形槽对准枪上刺刀座的T形凸笋,向后拉到定位。卸下刺刀时,左手握护盖,右手用力按压刀柄左右凸笋(刻有直纹处),然后将刺刀向枪口方向抽出,并装入刀鞘内,挂在腰带上)。多用途刺刀综合了砍削、剪切、锉削、开启瓶口和磨刀等功能,既可用于自动步枪,也可用于班用机枪。95式枪族发射5.8mm普通弹系列,必要时还能发射5.8mm机枪弹系列。步、机枪还能实弹发射标准接口尺寸(Ф22x125mm)的枪口榴弹,也能安装快速拆卸的35mm口径下挂榴弹发射器。
95式自动步枪具有射速快,威力大,射程远。其性能已经远远超越了81式自动步枪。
规格数据
项目\类别 QBZ95自动步枪 QBZ95B短突击步枪
全长 746mm 609mm
枪管长 463mm 326mm
全重 3.25kg 2.9kg
初速 930m/s 790m/s
理论射速 650RPM 650RPM
站到射速 单发 40RPM 40RPM
连发 100RPM 100RPM
直射距离 370m 370m
有效射程 400m 300m
弹匣容量 30rds 30rds
弹药
95式自动步枪配用的5.8mm弹药95式自动步枪配用5.8mm DBP87普通弹,是5.8mm小口径枪弹中的主要弹种;必要时DBP87普通弹也可配用于88式5.8mm通用机枪和88式5.8m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
DBP87弹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DBP87弹在初速、直射距离、高于5.56mm SS109弹和5.45mm 7N6弹。在同等距离内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均优于SS109弹和7N6弹(又称M74型步枪弹,供俄制AK74、AN94等自动步枪使用)。
5.8mm普通弹同北约5.56mm SS109弹相比,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外弹道直射距离也比较远。自动步枪直射距离375m,班用机枪680m。下表为枪管长度相近的95式班用机枪和FN MINIMI(M249\T75)轻机枪各自发射的弹头威力对比表:
口径 弹头重 枪口动能 400m动能 最大弹道高 600m动能 最大弹道高
DBP87 5.8×42mm 4.156g 1952 J 695.6 J 0.36 mm 378.4 J 1.11 mm
SS109 5.56×45mm 4.0g 1711 J 603.3 J 0.39 mm 339.6 J 1.18 mm
[编辑本段]缺陷
95式枪族比起中国军队过去装备的枪族在战术性能上得到提高,但在部队使用中,也提出了一些95式枪族的缺点,例如:
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足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
95式自动步枪没有空仓挂机,这也是该枪饱受争议的焦点之一。通常而言,空仓挂机起到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提醒士兵枪弹已经打完,二是便于快速装弹。从实战的角度看,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空仓挂机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最终装备部队的95式自动步枪确实没有空仓挂机,其中的很多决定因素值得深思。
简易夜瞄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钜147通过填涂方式装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脱落问题,而且钜147的半衰期也不能满足军品长期贮存的要求,给部队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研制的二代微光瞄准镜由于价格问题不可能全面装备,而且200m的夜视距离也显不足,全天候作战能力有待提高。
光学瞄具瞄准不便是部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这主要是95式自动步枪受“应满足以机械瞄具为主要瞄准方式”要求的限制而造成的,安装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太高,无法舒适贴腮瞄准。
类似于M16的有托枪通常利用弹匣作为下挂榴弹发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动步枪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加装下挂防暴榴弹发射器后只能利用小握把作为握持部位,实际使用时不方便。
95式枪族采用无托结构使全枪布局十分紧凑,但也带来射击时射手贴腮靠烟源太近,没有燃烧完全的火药燃气从抛壳窗、拉机柄槽和上护盖散热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弥漫在瞄准基线上,以至影响射手持续瞄准射击,这种情况也给武器使用带来不便。
5.8mm普通弹采用的双基扁球药燃烧不完全,95式枪族在发射2,000发弹(全枪需要清洗的射弹数)后,通常都会出现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而且射弹多后,还会出现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问题。另外为了获得好的外弹道性能,5.8mm普通弹将部分难题转移到了内弹道,造成枪口压力过高,给解决枪口噪声和火焰问题带来许多困难。5.8mm普通弹采用的是常规雷汞底火,存在长期贮存后底火锈蚀问题,给可靠使用留下隐患。
塑料件容易磨白,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问题。要满足低温-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纤维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问题主要是塑料强度不足,这个矛盾比较难解决,塑料件磨白后影响了95式枪族的美观。
95式枪族进行分解结合时,有时会出现散件丢失和零件倒装、错装问题,这种情况给武器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上述问题有许多均是在部队试用初期提出的,95式枪族一直在改进,有部分问题现在可能已经得到解决。从已经公开的图片分析,至少是经过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区别特征可从拉机柄的形状和上护木的散热孔数量识别出来。
95式自动步枪(QBZ-95,QBZ为源自拼音“枪-步-自动”的类别代码),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属于95式枪族的一部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自动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二种小口径步枪,也是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概况
95式自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命名为QBZ95式5.8mm口径自动步枪(简称95式自动步枪)。该枪于1997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已开始陆续装备部队。成为是中国新一代的制式自动步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小口径自动步枪。
95式自动步枪95式自动步枪为无托结构步枪,导气式自动方式,自动机采用短行程导气式活塞,机头回转式闭锁,可单、连发射击,具有30发塑料弹匣供弹。机械瞄准具为觇孔式照门。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装置。外部材料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
5.8毫米枪弹后坐力小,全枪动力特性平稳,整体布局合理,射击时持枪震动很小,单、点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机构动作可靠。
95式自动步枪可加挂能快速拆卸的35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配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生动目标精确瞄准。配多功能刺刀可快速装卸。
95式自动步枪与QBB95式5.8mm班用机枪(简称95式班用机枪)形成95式枪族。后来又增加了短枪管的QBZ95B短突击步枪,这三种武器一般被简称为95式枪族。QBZ97式自动步枪是QBZ95式自动步枪的出口型,口径为西方国家标准的5.56毫米,主要是发射SS109规格的步枪弹。
研制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重小于3.5kg,机枪小于4.4kg,经过初设计,要保持高的零件通用,难以达到指标。从系统出发必须加大减重力度,选择设计基础枪步枪为优化核心体,控制在3.2kg,机枪相应控制在4kg,才能得到全系统及系统内每项产品达到指标并保持先进的水平。指标要求自动步枪全枪长不大于760mm(枪管长440mm)、机枪不大于840mm(枪管长520mm)。经过初设计,在保持零件通用率的情况下,机枪的指标又最为紧张,因此,在全枪长上选班用机枪为优化核心体,优化指标定为840mm。全枪长又同枪管长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产品的威力水平,因此,在优化全枪长时,必须把选定的枪管长作为边界条件,在系统全枪长达标时,要使威力性能先进,是这项统筹的难点。
95式枪族内自动机构件完全通用,步枪与班用机枪之间通用件的比例高,这对生产和维修十分有利。钢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黑磷化处理,铝合金零件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上、下护手及上机匣等件采用工程塑料。95式枪族在通过国家靶场的可靠性试验时,自动步枪故障率在0.4~0.6‰之间,班用机枪在0.1‰左右。
结构特点
95式自动步枪由枪管、导气装置、护盖、枪机、复进簧、击发机构、枪托、机匣和弹匣、瞄准装置、刺刀等11部分组成,还有一套附件。
95式自动步枪枪管内的枪膛分为弹膛和线膛。枪管内膛为精锻成形,并进行了镀铬处理。弹瞠用以容纳枪弹,线瞠能使弹头在前进时作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枪口装置用来减小发射时枪口的跳动和火焰,并可作为榴弹发射器及刺刀连接座使用。
护盖由上护盖与下护盖组成。上护盖上有提把,用以提枪前进。下护盖有握把、扳机护圈、小握把、护盖锁孔、挂合杆,主要用以操持武器和射击。握把内为附件筒巢,用于容纳附件筒,前端小握把有通气孔,用以及时散热和冷却枪管。
导气装置由气体调节器、活塞及活塞簧组成。气体调节器用以调节火药气体的大小,标有“0”,“1”,“2”的数字,分别表示闭气、小孔和大孔位置。通常装定在“1”上,当武器过脏来不及擦拭或在严寒条件下射击时装定在“2”上。发射枪榴弹时,必须转到“0”的位置,以防损坏枪内活动机件。活塞用以承受火药气体的压力,推动枪机向后。活塞簧用以使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95式步枪分解图枪机由机体和机头组成,用以送弹,闭锁、击发和退壳,并能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机体上有圆孔和导笋槽,用以容纳机头,并引导机头旋转进行闭锁和开锁,机体上还有解脱凸笋、机柄和复进簧巢。击针,用以撞击枪弹底火;拉壳钩,用以从膛内抓出弹壳(或枪弹)还有导笋、送弹凸笋、开闭锁凸笋、导槽和弹底巢。机头有3个闭锁突笋,机头与枪机框的连接以圆柱体进行,在此圆柱体上有一个连体的开闭锁及前后运动的带动凸起。开闭锁作用面设计在凸起的顶部,后坐带动面设计在凸起的根部。
复进簧的作用是储存枪机、枪机框的部分后坐能量,以便赋予枪机、枪机框向前复进及完成推弹、抓弹、闭锁、解除不到位保险等所必需的能量。
击发机构由扳机、扳机拉杆、阻铁杠杆、击发阻铁、单发阻铁、不到位保险机、解脱杠杆、快慢机、击锤、击锤簧、击锤簧导杆、顶头及击发机座组成。用以控制待发、操纵击发及保险。快慢机上的“0”、“1”、“2”分别为保险、单发和连发位置。
机匣用以容纳枪机,固定快慢机和弹匣。机匣外有弹匣卡笋和弹匣结合口,用以结合弹匣或弹鼓;机匣内有闭锁卡槽,能保证枪机闭锁枪膛;拨弹凸笋,刚以拨出弹壳(或枪弹)。
枪托用以保证机匣内部免污污垢和便于操作。枪托右侧有抛壳(或枪弹)口,枪托内有杠杆式缓冲器和后端的变刚度托板组成双缓冲机构,可降低活动机件后坐时的撞击。
95式自动步枪一般使用弹匣供弹,必须时也可使用弹鼓供弹。可实施短点射(2~5发),还可实施长点射(6~10发)和单发射击。点射时射速为每分钟100发,单发时射速为每分钟40发。枪管寿命为1万发。95式自动步枪每支枪配有5个弹匣。弹匣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板簧、卡板、弹匣盖组成,用以容纳和托送枪弹。弹匣体后端有三个观察孔,分别对正第10发、20发和30发枪弹的底缘,用以观察枪弹的余量。
附件用以分解结合、擦拭上油、携带和排除故障。附件有通条头、通条连接杆(7根)、铳子、铳杆、准星扳手、油刷、油壶、背带和弹匣袋。使用时,将通条连接杆与通条头或油刷拧结在一起,用以清除枪管内脏物及涂油;铳子用以拆卸击针销、拉壳钩轴等;准星扳手用以校枪时调整准星高低;铳子用以清除枪管导气孔的火药残渣。
扣扳机后,扳机拉杆拉下击发阻铁,击锤平移向前打击击针,击针撞击枪弹底火,点燃发射药,产生火药气体,推送弹头沿膛线向前运动;当弹头经过导气孔时,部分火药气体通过导气孔,涌入导气箍,冲击活塞,推动枪机向后,压缩复进簧,完成开锁、抛壳,并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当枪机退到最后方时,由于复进簧的伸张,使枪机向前运动,推动次一发枪弹人膛,闭锁。此时,如快慢机定在连发位置,扳机未松开,击发阻铁不能卡住击锤,击锤再次打击击针,形成连发;如快慢机定在单发位置,击锤被单发阻铁卡住不能向前,若要再次发射,必须松开扳机再扣;如快慢机定在保险位置,快慢机轴阻挡,击发阻铁使其不能回转,成保险状态;当击锤位于后方(即待发状态)保险时,扣不动扳机,不能击发;当击锤位于前方(即击发状态)保险时,活动机件不能压击锤向后成待发。
95式枪族的瞄准装置有传统机械式、简易夜瞄、可装白光瞄准镜及二代微光管的微光瞄准镜,表尺上有觇孔型照门,标有1、3、5三个字样,分别表示100m、300m和500m,表尺照门上的荧光点与准星两侧的荧光点组成简易夜瞄装置。准星由准星座、准星连接座、准星护圈和准星4部分组成,准星可拧高、拧低,准星连接座可左右移动,准星连接座和准星座上各刻有一条刻线,用以检查准星位置是否正确。瞄准镜座用以安装白光、微光瞄准镜。
白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3倍,用于远距离目标精确瞄准。白光瞄准镜用于对600m内(配于自动步枪时)或800m内(配于班用机枪时)的目标实施瞄准射击和战场观察。当目标宽度为0.5m时,可概略测定目标距离。白光瞄准镜主要由物镜组。分划调整机构。目镜组。眼罩、照明机构和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等部分组成。
微光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3倍,可在夜间弱光条件下对200米以内的生动目标精确瞄准。两种瞄准镜通用于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并能在枪身上快速装卸。微光瞄准镜是一种轻便的被动式夜间瞄准器材,可有效地进行夜间精确瞄准;观察发现敌人所使用的红外光源或其他光源的位置。在无月星空、中等对比度、背景不透亮的条件下,能识别200m处站立的人员。微光瞄准镜主要由镜体、成像系统、分划调节机构、低温外接电池及罩具等组成。
刺刀(匕首)用以刺杀敌人,也可作为格斗匕首和野战工具用。多功能刺刀由刺刀和刀鞘组成,刺刀上有剪刀部位、剪刀轴孔、锉削部位、刀环、刀柄座、砍削部位和锯割部位;刀鞘上有挂带、带扣、磨刀石、平口起子、剪座和轴。(注:战斗中如需用刺刀刺杀敌人时,应将刺刀装在枪上,其要领是:将刀环套入枪的瞠口装置前端,刀柄座的T形槽对准枪上刺刀座的T形凸笋,向后拉到定位。卸下刺刀时,左手握护盖,右手用力按压刀柄左右凸笋(刻有直纹处),然后将刺刀向枪口方向抽出,并装入刀鞘内,挂在腰带上)。多用途刺刀综合了砍削、剪切、锉削、开启瓶口和磨刀等功能,既可用于自动步枪,也可用于班用机枪。95式枪族发射5.8mm普通弹系列,必要时还能发射5.8mm机枪弹系列。步、机枪还能实弹发射标准接口尺寸(Ф22x125mm)的枪口榴弹,也能安装快速拆卸的35mm口径下挂榴弹发射器。
95式自动步枪具有射速快,威力大,射程远。其性能已经远远超越了81式自动步枪。
规格数据
项目\类别 QBZ95自动步枪 QBZ95B短突击步枪
全长 746mm 609mm
枪管长 463mm 326mm
全重 3.25kg 2.9kg
初速 930m/s 790m/s
理论射速 650RPM 650RPM
站到射速 单发 40RPM 40RPM
连发 100RPM 100RPM
直射距离 370m 370m
有效射程 400m 300m
弹匣容量 30rds 30rds
弹药
95式自动步枪配用的5.8mm弹药95式自动步枪配用5.8mm DBP87普通弹,是5.8mm小口径枪弹中的主要弹种;必要时DBP87普通弹也可配用于88式5.8mm通用机枪和88式5.8m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
DBP87弹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DBP87弹在初速、直射距离、高于5.56mm SS109弹和5.45mm 7N6弹。在同等距离内侵彻力和杀伤威力均优于SS109弹和7N6弹(又称M74型步枪弹,供俄制AK74、AN94等自动步枪使用)。
5.8mm普通弹同北约5.56mm SS109弹相比,弹头重,枪口动能大,中远距离存速能力强,外弹道直射距离也比较远。自动步枪直射距离375m,班用机枪680m。下表为枪管长度相近的95式班用机枪和FN MINIMI(M249\T75)轻机枪各自发射的弹头威力对比表:
口径 弹头重 枪口动能 400m动能 最大弹道高 600m动能 最大弹道高
DBP87 5.8×42mm 4.156g 1952 J 695.6 J 0.36 mm 378.4 J 1.11 mm
SS109 5.56×45mm 4.0g 1711 J 603.3 J 0.39 mm 339.6 J 1.18 mm
[编辑本段]缺陷
95式枪族比起中国军队过去装备的枪族在战术性能上得到提高,但在部队使用中,也提出了一些95式枪族的缺点,例如:
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足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
95式自动步枪没有空仓挂机,这也是该枪饱受争议的焦点之一。通常而言,空仓挂机起到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提醒士兵枪弹已经打完,二是便于快速装弹。从实战的角度看,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空仓挂机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最终装备部队的95式自动步枪确实没有空仓挂机,其中的很多决定因素值得深思。
简易夜瞄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钜147通过填涂方式装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脱落问题,而且钜147的半衰期也不能满足军品长期贮存的要求,给部队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研制的二代微光瞄准镜由于价格问题不可能全面装备,而且200m的夜视距离也显不足,全天候作战能力有待提高。
光学瞄具瞄准不便是部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这主要是95式自动步枪受“应满足以机械瞄具为主要瞄准方式”要求的限制而造成的,安装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太高,无法舒适贴腮瞄准。
类似于M16的有托枪通常利用弹匣作为下挂榴弹发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动步枪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加装下挂防暴榴弹发射器后只能利用小握把作为握持部位,实际使用时不方便。
95式枪族采用无托结构使全枪布局十分紧凑,但也带来射击时射手贴腮靠烟源太近,没有燃烧完全的火药燃气从抛壳窗、拉机柄槽和上护盖散热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弥漫在瞄准基线上,以至影响射手持续瞄准射击,这种情况也给武器使用带来不便。
5.8mm普通弹采用的双基扁球药燃烧不完全,95式枪族在发射2,000发弹(全枪需要清洗的射弹数)后,通常都会出现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而且射弹多后,还会出现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问题。另外为了获得好的外弹道性能,5.8mm普通弹将部分难题转移到了内弹道,造成枪口压力过高,给解决枪口噪声和火焰问题带来许多困难。5.8mm普通弹采用的是常规雷汞底火,存在长期贮存后底火锈蚀问题,给可靠使用留下隐患。
塑料件容易磨白,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问题。要满足低温-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纤维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问题主要是塑料强度不足,这个矛盾比较难解决,塑料件磨白后影响了95式枪族的美观。
95式枪族进行分解结合时,有时会出现散件丢失和零件倒装、错装问题,这种情况给武器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上述问题有许多均是在部队试用初期提出的,95式枪族一直在改进,有部分问题现在可能已经得到解决。从已经公开的图片分析,至少是经过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区别特征可从拉机柄的形状和上护木的散热孔数量识别出来。
CS系列的狙击步枪之王-------AWP
2010 年 01 月 29 日 - 上午 11:49
awp AWP(Arctic Warfare Police -AWP),是英国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为执行狙击任务而研制的步枪,其设计思想是:不管枪管清洁与否,都要做到首发命中。AWP狙击步枪是英国国际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的杰作。它是在L96A1步枪的基础上改进成的,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它按照英国陆军新式狙击步枪的试验规定要求设计,突出强调在北极气候条件下使用的可靠性。它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结构设计上考虑了防冻问题,如设计了特殊的表面保护层、吸纳冰屑土渣的浅沟槽、三位置保险柄、滑动自如的手动式枪机开闭锁机构。AW是Arctic warfare一词的英文缩写,意即北极作战。但它不单适合北极寒冷地域使用,能在-40℃条件下可靠地工作,而且能在热带使用。它在炎热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性能也是相当优良的。
AWP配有简单而坚固耐用的可拆卸式机械瞄具、增强型两脚架。枪托和护木均采用高强度塑料。可取下的弹仓内装10发北约7.62毫米制式枪弹。可取下弹仓的显著优点是具有更快的再装填能力。它的射击精度非常高,是当今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狙击步枪。全枪长1.2米,枪管长650毫米,枪重6.49公斤(不含两脚架)。AW狙击步枪已出口40多个国家。可使用:7.62mm NATO弹、0.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弹、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弹、14.5×114mm弹、12.7×99mm弹、20×82mm弹。
AW是的AW枪族的基本型。AW步枪原本只有7.62mm NATO口径型,在1998年,AI公司推出了5.56mm NATO口径的AW。标准的AW机匣由一整块实心的锻压碳钢件机加而成,壁厚,底部和两侧较平,整体式的瞄准镜导轨通过机加生产在机匣顶部。
AWP和L96A1是有区别的军用型称为AW,是L96A1的警用型
cs(反恐精英)中的AWP(Arctic Warfare Police):
售价:4750$
子弹数目:10/30
射速:中等偏慢
换弹速度:慢
准确度:极高
优点:精准度高,静止时指哪打哪(移动时除外)。适合中远距离。
穿透性强。
适于防守。
缺点:两发子弹中间有1.5秒间歇,容易受到敌人攻击。
持此枪是移动速度慢。
移动、跳跃时命中率极低。
难于掌握。
狙的用法
在游戏中狙多被分为跳狙,定狙,闪狙,盲狙,空心狙等。
跳狙:顾名思意就是跳出去,在空中观察敌情落地开枪。但由此引申开去的类型有很多种。普通的跳狙,按住一个方向跳出去。大跳狙,按住一个方向并同时按跳和蹲出去。蹲跳狙,按住一个方向并且稍先按蹲再按跳出去,空中有抖脚动作。变向跳狙,先从一个方向跳出去在空中按反方向键,人会在空中变向。连跳狙,适用于有一人高的掩体时,第一跳观察,第二跳射杀敌人。由于跳狙时人停在空中时间较长,所以瞄准的准确度大大上升,唯一需要练习的是对于开枪时机的把握,应该在自己感觉在下落,并且没有完全落地的时候开枪,因为反应差,当你开枪时其实已经落地。
定狙:即瞄着一个掩体的外侧,等待敌人出现给予其打击。是较基础的一种狙,同时也是实用度相当高的一种狙。瞄准的位置要根据自身反应而定。狙击手的位置最好是站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另外由于不知道敌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并且长时间盯住一个点会让自身反应下降,所以此种狙对于准确度及反应的要求很高,要多加练习
闪狙:从掩体后闪出击杀视野中敌人。可以直接按一个方向键出去,也可一在闪出去后按反方向键让自身快点停稳,也可轻点蹲以小跳姿态出现。由于人闪出去时反应高度高度集中,是最快的狙,往往对手还没反应过来以被狙杀。但此种狙对甩狙的要求相当高,所以也需不断练习进取
盲狙:这只是一种狙的形式,即不开镜,左右键一起按。特点是快,开枪的频率高,但命中率相应会低。一般是纯熟的狙击手所用的。起初是想办法将敌人转到视觉的最中央然后开枪,随着技术的提高还可以配合跳狙,甩狙,闪狙使用。
空心狙:完全没有必要的一种狙,开镜还是开镜,只是没有准心。慢,并且不准。可以直接跳过练习盲狙
关于练习狙的地图,个人推荐是距离适中的awp_iceworld,各种狙都有发挥的空间。
在开枪之后迅速换枪,当速度一定时,你的枪声只有一半,敌人不会知道你在哪个方向,速度要求很高,多练.
AWP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人说:
第一层境界,心中有镜。屏中有镜,杀人于百步之遥
第二层境界,心中有镜,屏中无镜,杀人于无形
第三层境界,心中无镜,屏中无镜,那就是不杀,是和平
枪械简介:
PM 7.62mm狙击步枪是英国精密仪器制造公司(Accruacy International)为执行狙击任
务而研制的步枪,其设计思想是:不管枪管清洁与否,都要做到首发命中。
该枪又称AW(Arctic Warfare,意为北极作战),研制者是“自选步枪”射击的世界冠军
和金牌获得者马尔科姆·库帕。
PM 7.62mm狙击步枪系统主要有步兵用、警用和隐藏式3种。步兵用PM狙击步枪已装备英
国陆军,被命名为L96A1式,非洲、中东和远东一些国家的陆军也装备有此枪。
警用PM狙击步枪采用单发射击方式,可发射多种口径马格努姆枪弹。1000m距离内使用
0.300in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和7mm雷明顿马格努姆枪弹,1000m以外距离使用8.6mm枪弹。
带消声装置的PM狙击步枪也在生产,这种枪发射特种亚音速弹,在300m射程内弹道较低
伸、风偏不大的情况下,命中率较高。
隐藏式PM 7.62mm狙击步枪是PM狙击步枪系统的最新型,也是带消声装置的PM狙击步枪
的可拆卸型,已投入批量生产。
结构特点:
PM狙击步枪的主要特点是:机匣由铝合金制成;枪托由高强度塑料制作,分两节,与机
匣螺接在一起,枪托前部配有可调式轻型两脚架;枪管由不锈钢制成,长660毫米,螺接在
超长的机匣正面,可在枪托内自由浮动,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寿命达5000发;枪机后部拉
机柄周围有数条纵向铣槽,在枪里进水并在严寒条件下结成冰的情况下,自动机不会冻结,
射手仍可以完成装填动作。该枪之所以被称为AW,就是这个缘故。
PM狙击步枪上大多配有德国施密特·本德公司的6×42光学瞄准镜,可以进行测距和弹
道修正。另外根据用户意愿,也可以配机械瞄具,瞄准距离可达700米。警用型PM上装有弹
力支架,隐藏在枪托内,可以放低和调整。这样,射手在观察目标时,无需长时间承受枪身
重量,从而使武器更好地打击目标。
性能数据:
口径---- 7.62mm
初速---- 330m/s
容弹量---- 10发
供弹方式---弹匣
发射方式----单发
全枪质量---6.5kg (不含弹匣)
AWP配有简单而坚固耐用的可拆卸式机械瞄具、增强型两脚架。枪托和护木均采用高强度塑料。可取下的弹仓内装10发北约7.62毫米制式枪弹。可取下弹仓的显著优点是具有更快的再装填能力。它的射击精度非常高,是当今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狙击步枪。全枪长1.2米,枪管长650毫米,枪重6.49公斤(不含两脚架)。AW狙击步枪已出口40多个国家。可使用:7.62mm NATO弹、0.300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弹、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弹、14.5×114mm弹、12.7×99mm弹、20×82mm弹。
AW是的AW枪族的基本型。AW步枪原本只有7.62mm NATO口径型,在1998年,AI公司推出了5.56mm NATO口径的AW。标准的AW机匣由一整块实心的锻压碳钢件机加而成,壁厚,底部和两侧较平,整体式的瞄准镜导轨通过机加生产在机匣顶部。
AWP和L96A1是有区别的军用型称为AW,是L96A1的警用型
cs(反恐精英)中的AWP(Arctic Warfare Police):
售价:4750$
子弹数目:10/30
射速:中等偏慢
换弹速度:慢
准确度:极高
优点:精准度高,静止时指哪打哪(移动时除外)。适合中远距离。
穿透性强。
适于防守。
缺点:两发子弹中间有1.5秒间歇,容易受到敌人攻击。
持此枪是移动速度慢。
移动、跳跃时命中率极低。
难于掌握。
狙的用法
在游戏中狙多被分为跳狙,定狙,闪狙,盲狙,空心狙等。
跳狙:顾名思意就是跳出去,在空中观察敌情落地开枪。但由此引申开去的类型有很多种。普通的跳狙,按住一个方向跳出去。大跳狙,按住一个方向并同时按跳和蹲出去。蹲跳狙,按住一个方向并且稍先按蹲再按跳出去,空中有抖脚动作。变向跳狙,先从一个方向跳出去在空中按反方向键,人会在空中变向。连跳狙,适用于有一人高的掩体时,第一跳观察,第二跳射杀敌人。由于跳狙时人停在空中时间较长,所以瞄准的准确度大大上升,唯一需要练习的是对于开枪时机的把握,应该在自己感觉在下落,并且没有完全落地的时候开枪,因为反应差,当你开枪时其实已经落地。
定狙:即瞄着一个掩体的外侧,等待敌人出现给予其打击。是较基础的一种狙,同时也是实用度相当高的一种狙。瞄准的位置要根据自身反应而定。狙击手的位置最好是站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另外由于不知道敌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并且长时间盯住一个点会让自身反应下降,所以此种狙对于准确度及反应的要求很高,要多加练习
闪狙:从掩体后闪出击杀视野中敌人。可以直接按一个方向键出去,也可一在闪出去后按反方向键让自身快点停稳,也可轻点蹲以小跳姿态出现。由于人闪出去时反应高度高度集中,是最快的狙,往往对手还没反应过来以被狙杀。但此种狙对甩狙的要求相当高,所以也需不断练习进取
盲狙:这只是一种狙的形式,即不开镜,左右键一起按。特点是快,开枪的频率高,但命中率相应会低。一般是纯熟的狙击手所用的。起初是想办法将敌人转到视觉的最中央然后开枪,随着技术的提高还可以配合跳狙,甩狙,闪狙使用。
空心狙:完全没有必要的一种狙,开镜还是开镜,只是没有准心。慢,并且不准。可以直接跳过练习盲狙
关于练习狙的地图,个人推荐是距离适中的awp_iceworld,各种狙都有发挥的空间。
在开枪之后迅速换枪,当速度一定时,你的枪声只有一半,敌人不会知道你在哪个方向,速度要求很高,多练.
AWP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人说:
第一层境界,心中有镜。屏中有镜,杀人于百步之遥
第二层境界,心中有镜,屏中无镜,杀人于无形
第三层境界,心中无镜,屏中无镜,那就是不杀,是和平
枪械简介:
PM 7.62mm狙击步枪是英国精密仪器制造公司(Accruacy International)为执行狙击任
务而研制的步枪,其设计思想是:不管枪管清洁与否,都要做到首发命中。
该枪又称AW(Arctic Warfare,意为北极作战),研制者是“自选步枪”射击的世界冠军
和金牌获得者马尔科姆·库帕。
PM 7.62mm狙击步枪系统主要有步兵用、警用和隐藏式3种。步兵用PM狙击步枪已装备英
国陆军,被命名为L96A1式,非洲、中东和远东一些国家的陆军也装备有此枪。
警用PM狙击步枪采用单发射击方式,可发射多种口径马格努姆枪弹。1000m距离内使用
0.300in温彻斯特马格努姆和7mm雷明顿马格努姆枪弹,1000m以外距离使用8.6mm枪弹。
带消声装置的PM狙击步枪也在生产,这种枪发射特种亚音速弹,在300m射程内弹道较低
伸、风偏不大的情况下,命中率较高。
隐藏式PM 7.62mm狙击步枪是PM狙击步枪系统的最新型,也是带消声装置的PM狙击步枪
的可拆卸型,已投入批量生产。
结构特点:
PM狙击步枪的主要特点是:机匣由铝合金制成;枪托由高强度塑料制作,分两节,与机
匣螺接在一起,枪托前部配有可调式轻型两脚架;枪管由不锈钢制成,长660毫米,螺接在
超长的机匣正面,可在枪托内自由浮动,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寿命达5000发;枪机后部拉
机柄周围有数条纵向铣槽,在枪里进水并在严寒条件下结成冰的情况下,自动机不会冻结,
射手仍可以完成装填动作。该枪之所以被称为AW,就是这个缘故。
PM狙击步枪上大多配有德国施密特·本德公司的6×42光学瞄准镜,可以进行测距和弹
道修正。另外根据用户意愿,也可以配机械瞄具,瞄准距离可达700米。警用型PM上装有弹
力支架,隐藏在枪托内,可以放低和调整。这样,射手在观察目标时,无需长时间承受枪身
重量,从而使武器更好地打击目标。
性能数据:
口径---- 7.62mm
初速---- 330m/s
容弹量---- 10发
供弹方式---弹匣
发射方式----单发
全枪质量---6.5kg (不含弹匣)
毒刺肩射防空导弹
2010 年 01 月 29 日 - 上午 11:46
导弹简介
一、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发展、特点和作战方式。
FIM-92“毒刺”代替了FIM-43“红眼睛”被当做标准的西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而且目前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被非常广泛地使用。
1、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发展历程。
在1971年,美国陆军选择了“红眼睛”II当做未来的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型号为FIM-92。这个“先进导引头计划”(ASDP)最后给予了提高,1972年3月,“红眼睛”II被重新命名为“毒刺”,被称为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毒刺”设计使用一个更灵敏的导引头和拥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增加迎头交战能力和一个综合“敌我识别”(IFF)系统。
1973年11月开始XFIM-92 A制导测试,但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暂停和重新启动几次。1974年第一次制导测试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发现存在许多问题。这引起了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发展“毒刺”预备系统的决定,采用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激光装置附件,装配到发射装置上,当做制导系统,由福特航宇公司负责。
感到压力的通用动力公司为补救系统发现的问题和减少不断上升的成本,开始进行设计审查,结果导致电子零配件使用的总数减少15%和采用可分离的控制手柄部件的新设计。1975年7月,XFIM-92 A进行第一次肩射,这些变化使测试结果获得相当大的进步。1976年2月,美国国防部感到满意,早先在系统上发现的问题已经被克服。1977年,用于发展“毒刺”预备系统的资金停止拨付。1978年,经过一个需要130枚测试导弹用于发射去确认设计的工程研制计划之后,“毒刺”最后终于被批准生产。1978年4月,通用动力公司获得第一份合同用于FIM-92 A导弹的批量生产。1979年批量生产启动并且同一年第一批生产型开始交付。然后用“毒刺”导弹以一对一的方式替换旧的FIM-43“红眼睛”导弹。1981年2月使用基本型FIM-92 A“毒刺”的第一个军事单位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在1977年,通用动力公司为下一代的“毒刺”研制被授予一份全比例工程发展合同,也就是采用“被动光学导引头技术”(POST)的第三代“毒刺”-POST(FIM-92B)。创造性地运用了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先进“被动光学导引头技术”,寻的制导头采用一种红外/紫外双色玫瑰花形扫描引导技术提高导弹的目标探测能力,制导装置能收集更多的信息,用红外、紫外能量比率鉴别红外干扰和不利背景源,大大提高了目标的探测能力和抗红外干扰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毒刺”导弹的作战性能。
“毒刺”-POST从1983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同时继续生产基本型“毒刺”。“毒刺”-POST系统从1987年7月开始在美国陆军部署。在1987年8月结束生产前这两种型号生产的总数超过16,000枚,但其中“毒刺”-POST导弹制造了600枚。
如同“毒刺”效能的进一步,通用动力公司在1984年9月开始发展采用“可再编程微处理器”(RMP)的第四代“毒刺”-RMP(FIM-92C)。最大的变化是允许弹载数字微处理机定期对制导与对抗软件重新编程去对付最新威胁,取代每次必须通过对导弹重新设计。从1987年11月开始正式全面生产新的“毒刺”-RMP。“毒刺”-RMP的出口型没有可再编程模块,但是包括有植入红外对策(IRCM)组件,能击败所有北约已知的威胁。
1988年3月,通用动力公司被授予一份高达六亿九千五百万美元直到1991年的多年“毒刺”生产合同,去提供数量超过20,000枚的“毒刺”-RMP导弹。其实在这之前,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在1987年9月2日选择当时的雷锡恩导弹系统公司当做第二个承包商用于生产这一型号,每年连续生产“毒刺”-RMP超过1,000枚。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最初获得的二千四百六十万份美元合同用于生产400枚导弹,另外还有一个五千四百四十万美元选项,用于在1989年为训练使用另外生产1,500枚导弹。1989年7月第一批生产型“毒刺”-RMP交付给了美国陆军。在1990年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被允许同通用动力公司竞争每年的生产合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待美国陆军采购成本。1990年4月,雷锡恩得到了一份四千五百一十万美元合同用于生产1,383枚导弹。但以后每年生产中,通用动力公司恢复唯一的供应者。最后的生产资金在1992财年提供,美国陆军总共获得了29,108枚“毒刺”-RMP导弹,另外的导弹生产则用于外销和向其它美国武装力量提供。
1992年,美国通用公司被授予一份合同用于改进FIM-92 A/B/C性能,能够对抗最新的干扰系统。因此发展“毒刺”-RMP Block I(FIM-92D),修改RMP软件去发现低信号目标,即使在更多杂乱的干扰环境也能发现无人机、巡航导弹和轻型直升飞机。还安装了一套环形-激光陀螺仪滚动传感器和一块锂电池。随后不久在1992年5月,负责“毒刺”导弹生产的通用导弹分公司卖给了休斯公司,因而变更了主承包商。第一批生产型“毒刺”-RMP Block I在1995年交付给美国陆军。同时,大量已有的约8,500枚FIM-92A“毒刺”和FIM-92B“毒刺”按照“毒刺”-RMP Block I标准进行升级,在1999年完成。“毒刺”Block I也被欧洲“毒刺”计划集团制造去转换到这种型号。“毒刺”Block I在生产中被看做新的构造和改型。“毒刺”-RMP Block I也被广泛运用到“布拉德利-后卫”防空战车、“复仇者”防空系统和被航空单位当做一种直升飞机挂载的空对空导弹。
1996年被核准开始发展最新型“毒刺”BLOCK II,也就是先进型“毒刺”。采用新型焦平面阵列(FPA)红外成像导引头,也被称为小直径成像导引头(SDIS),增加探测距离和精确性,尤其在高杂波和强干扰环境。增加探测距离和“毒刺”导弹有效射程,达到大约8000米(26000英尺)。“毒刺”BLOCK II仍处于工程及制造研制(EMD)阶段。在1998年初休斯导弹系统公司被雷锡恩公司收购,也就是现在的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成为“毒刺”导弹的新主承包商。本来计划早在1999年正式生产,已经被延期好几次。在2001年计划将已有的总数达到5,000枚导弹升级到先进型“毒刺”,用于前方防空和空对空两种任务去对抗干扰环境中的直升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现代化的隐形固定翼飞机。
欧洲的“毒刺”- RMP生产计划是隐蔽在这个区域的国际计划下面。在德国服役中,它即是Fliegerfaust-2(FLF-2),而且部署在德国陆军、海军和空军。一系列的发射平台被戴姆勒-奔驰航宇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发展,用于在舰艇、轮式和履带式车辆上装备使用。德国和荷兰已经试验他们的单兵便携式“毒刺”系统和一部预警雷达系统组合去提高它的性能。荷兰陆军使用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公司的“雷达设备增程提供全方向目标报告”(REPORTER)机动拖车安装I/J-波段雷达系统和综合“敌我识别”(IFF)系统,雷达系统在1985年服役测试时非常成功。雷达提供目标预警达到40公里之远和飞行高度在15和4,000米之间,然后移交到一个“毒刺”发射组用于交战。
一直到2001年为止,“毒刺”所有的型号已经被制造的总数超过70,000枚,包括国外生产的。目前的最先进生产型号是“毒刺”-RMP Block I导弹。
2、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构成。
“毒刺”与第一代FIM-43“红眼睛”相比较有两个优势。第一是采用第二代冷却锥形扫描红外自动导引弹头,提供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能力,具有“射后不理”能力。因此,“毒刺”可以等飞机一接近就能进行迎头攻击,往往在它们去投放它们的短程弹药或开始地面扫射之前。第二是“毒刺”增加新功能,安装一套综合AN/PPX-1 IFF(敌我识别)系统,当友军和敌军双方操作飞机同时在空域上空时这是一个明显优势。
一套“毒刺”导弹系统由发射装置组件和一枚导弹、一个控制手柄、一部IFF询问机和一个“氩气体电池冷却器单元”(BCU)组成。发射装置组件由一个玻璃纤维发射管和易碎顶端密封盖,瞄准器、干燥剂、冷却线路、陀螺仪-视轴线圈和一个携带吊带等组成。一个可拆卸操作手柄装有一个BCU连接插座、一个IFF连接器、一个脉冲产生器(BCU激励)、一个导引头开锁杆、一个武器发射板机、一个AN/PPX-1 IFF询问开关、一套可收放天线和用于导弹陀螺仪的控制电子装置。
导弹采用一部两级、三状态火箭发动机。第一级可脱离的助推发动机推出导弹,接着被第二级先进的“推进-持续”(boost-sustain)发动机提供超音速飞行和机动性直到最大射程。FIM-92A安装使用第二代冷却被动红外圆锥形扫描十字线导引头,使用专用电子元件进行信号处理。它们处理来自目标红外能量,从4.1到4.4μm波长区域去测定它的相对角,然后使用一种比例导引技术,不断地预测一个拦截点。
在FIM-92B中十字线导引头单元被一种光学处理系统代替。采用二种传感元件材料,一种对红外线能量(在波长区域3.5到5.0μm)敏感和另一种对紫外线能量(波长区域0.3到0.4μm)敏感,同时使用二个微处理器综合到微型电路系统内用于信号处理。“毒刺”-RMP是更进一步发展,引进一种微处理器再编程装置到电路内,允许用于新的威胁特性和制导适应。逻辑电路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对抗措施并从导引头制导图像中过滤出它们。
导引头输出操纵数据到制导组件,转换成制导信号格式用于控制电子装置,去操纵两个(或四个)前部可活动控制面,在必需的中途拦截过程中去操纵武器。控制采用单信道旋转弹体类型,减少了导弹重量和工厂成本。当导弹接近它的目标时,导引头在碰撞目标前的一秒内启动它的“目标适应引导”(TAG)电路,去调整弹道从尾喷口排气热流转而朝向红外目标自身。引信系统允许碰撞激活或在导弹达到20秒的飞行时间后激活自毁。由皮卡汀尼兵工厂生产的破片式战斗部,确保实现需要的爆炸/破片效果。
3、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交战步骤。
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典型的战术交战过程中需要射手完成一系列步骤。一旦射手使用肩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准备同一个目标交战,需要插入BCU到导弹系统的操作手柄插座之内和展开IFF天线。然后取去发射管前面的保护盖去呈现红外或红外/紫外导引头前面的透明易碎圆盘罩;打开瞄准具,通过一条电缆组合和连接IFF询问机单元到操作手柄。射手开始准备进行目标视觉捕获,通过使用瞄准具和使用系统估算设备估计它的距离。如果需要的话,使用AN/PPX-1系统询问目标进行“敌我识别”,这能够避免误射,IFF系统的方位角在10公里范围内是相同的。当射手在光学瞄准器的视域中捕获目标,按下IFF呼叫开关,在0.7秒后将给射手一个音频讯号提示,告知目标是友军或无法识别,用于可能的交战。
如果射手决定它是敌对目标,将继续去跟踪目标和压下脉冲产生器开关去启动武器系统;会引发脉冲产生器激励BCU,然后释放它的6,000PSI氩气体冷却剂,通过冷却线路到红外探测器,冷却消耗3-5秒。另外产生一个至少45秒的双极性±20V直流输出,它提供所有的发射前的电能需求,用于搜索头冷却系统、陀螺仪旋转,探测电子系统、制导电子系统,激活导弹弹载化学电池和助推发动机点火。
导引头上红外或红外/紫外传感器能透过前端的透明圆盘罩探测目标,当目标被捕获探测到足够的、可被探测器认可的能量,一个音频信号提示给射手。射手保持追踪和导弹激活需要经过大约6秒,然后压下导引头释放杆并插入超高和引导数据。
最新型号“毒刺”(Block I和Block II)已经不再需要射手进行导弹超高操作。上述步骤一经完成,射手按下发射按扭启动导弹上的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提供的电能维持19秒左右双极性±20V直流输出,保证导弹启动和运转所有功能的正常工作。经过一个短暂延时操作,跟着操作控制柄上的自动脱落连接器收回和发送一个脉冲去点燃助推发动机。从按下发射按纽到发动机点燃的全部时间只有1.7秒。发射后产生推力并使导弹弹身旋转和引信定时器系统启动。导弹突破易碎圆盘罩同时发动机尾气冲破发射管底端排出。
导弹完全地离开发射管的顶端之前助推发动机烧毁,保护射手免于火箭尾气的冲击,同时前部的二个(或四个)活动控制面弹出。导弹一经完全离开发射管,四个折叠尾翼展开和助推发动机脱离。导弹然后保持飞行到距射手一个预定的安全距离,引信定时器点燃双推力Atlantic Research Mk 27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在第二飞行阶段不超过2秒内加速导弹到Mach 2.2,保持正确的弹道进行加速度一直到接近目标,Magnavox M934时间延时碰撞引信电路启动用于控制弹头引爆和自毁定时器启动。
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始终跟踪目标,使用电子系统处理接收的信号去消除或减少瞄准线相对目标的瞄准角。导弹沿一个比例导航轨迹飞行到拦截点,接近后“目标适应制导”(TAG)电路启动和导引头内产生一个信号去加入到导引信号中使导弹偏斜,引导导弹冲向目标一个易受伤害的部位而不是信号特征最强烈的发动机尾喷口。即使目标正在进行8 g机动导弹仍然能够打击它,导弹在攻击时加速达到Mach 2.6。
“毒刺”导弹系统具有“射后不理”能力,射手一但按动发射按纽导弹已经飞离发射管后,可以没有拘束的去装配另外的一枚导弹用于下一步的交战(小于10秒内)、隐蔽或移动到另外的一个作战位置。
美国陆军训练说明书中指出必需经过136个小时“毒刺”系统训练才能获得武器资格。培训使用M60战场操纵系统和训练型M134追踪头。
规格(仅以FIM-92C型为例):弹体长度:1.52 米
弹体翼展:9.1 厘米
直径:7厘米
重量:10.1公斤;全部系统:15.7 公斤
速度:Mach 2.2+
最高限度:3800 米
射程:4800 米;RMP Block II型:8000 米
推进:大西洋研究公司MK 27 双-推力(推进/持续)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弹头:3 公斤 爆炸破片式
二、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美军中的部署。
1、美国陆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每个美国陆军装甲师、机械化师、轻步兵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的防空火炮(ADA)营有一个“毒刺”排。空降师和空中攻击师每个“毒刺”排各自拥有四个班。其中三个班每个拥有五个两人“毒刺”发射组,第四班只有三个发射组,去提供给一个师总数为72个发射组。机械化师有86个发射组和装甲师的数目被减少到60,而轻步兵师只有40个发射组。
事实上每个美国陆军地面战斗单位,使用“毒刺”承担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任务或配备在轮式“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上。
一个“毒刺”发射组正常装备一辆M998系列(4×4)HMMWV轻型车辆,一套GSQ-137“目标警告数据显示装置”(TADDS)包括一套总重6公斤使用显示装置的便携式单元、声音警告和特高频接收器,二部AN/PPX-3 IFF询问机和六枚“毒刺”的一个基本负载。TADDS对一架接近的飞机向发射组警告,提供一个推测式的识别、目标的近似距离和方位。在“毒刺”发射组和雷达之间的数据链能同时处理49个友好的和49个未知的(也就是怀敌意的)目标。每个“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火控排也携带一个“毒刺”发射组的装备(较小的TADDS),如同正常装备的部分。在繁重作战时,“毒刺”发射成员会肩负一套发射装置,二套发射就绪“毒刺”系统和四枚备用导弹。
预警由八部脉冲多普勒D-波段MPQ-49型“前方区域警戒雷达”(FAAR)提供,探测距离1到15公里(对于雷达横断面0.2平方米目标);使用综合AN/TPX-50(Mk XII)“敌我识别”(IFF)系统;由ADA指挥部雷达排控制,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传送目标座标到TADDS。逐渐地,FAAR将不需要使用TADDS,“毒刺”发射组现在获得一个目标提示是通过语音通信VHF无线电通信链直接到雷达操作员。
“地基传感器”(GBS)系统正在替换较旧的FAAR在师一级的防空预警雷达角色。GBS是一种脉冲多普勒3-D相控阵X-波段雷达,提供低高度目标数据,高度从0到4,000米和距离一直到40公里。它能360度全方位覆盖自动地探测、跟踪、分类、识别和报告。
美国陆军在它的OH-58C直升飞机上使用ATAS改型用于空对空任务。
2、美国海军陆战队“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军(MEF)被分配一个全自动战术空中指挥中心;二个战术空中操作中心;一个“轻型防空导弹”(LAAM)营和一个完整的“低高度防空”(LAAD)营。两个发射营各自有三个排,一个排有三个班各自有五个“毒刺”发射组,每个发射组装备使用一辆“悍马”轻型战车,备有四枚准备就绪的“毒刺”导弹和二枚再装填导弹。总共有90个“毒刺”发射组。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旅(MEB)被分配一个战术空中指挥中心,一个战术操作中心,一个LAAM营和一个LAAD导弹连(等同四个I-HAWK导弹连)共有45个发射组。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队(MEU)有一个单独附属的LAAD排,共有15个“毒刺”组。
3、美国海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海军使用“毒刺”发射组去补充军舰和支援舰艇在高威胁区域近防
美国海军搭乘在舰艇上的“毒刺”发射组,主要用于近距离防御小型飞机和非常小的水面艇,去补充军舰和支援舰艇在高威胁区域近防。一个“毒刺”发射组的二名标准人员一起部署在一个敞开的圆形底座型支架上。另一个发射组成员承担一个目标定位器作用,使用舰艇上的内部通信网络传送信息。“毒刺”也是美国海军舰队特种部队巡逻艇上的主要防空武器。
4、美国空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空军可能在航空宪兵队中部署一些“毒刺”去承担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角色,去保卫在阿拉伯半岛和亚洲韩国的一些空军基地及重要地点。
5、美国国土安全部和保卫部门的“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保卫部门也使用“毒刺”防空导弹系统或采用“毒刺”导弹的“复仇者”防空系统,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住宅和其它重要场所提供防空保护,去阻止可能的恐怖组织袭击。
三、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其它武器系统上的综合运用。
FIM-92“毒刺”导弹是一种非常多方面的武器,不仅在它最初的单人便携式角色中使用,而且被当做其它防空系统导弹的组成物。
1、ATAS(空对空型“毒刺”导弹)。
美国陆军正在使用“毒刺”导弹(主要是FIM-92 C/D“毒刺”-RMP型)当做一种直升飞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同低高度目标交战。ATAS配备在OH-58C/D“基奥瓦”(Kiowa)和AH-64“阿帕奇”直升机上。它是一种轻型导弹设计同低高度目标交战。1996年11月19日在亚利桑那州尤马实验场的测试是ATAS发展的一个主要的里程碑台,美国陆军测试和评估司令部(TECOM)的一架OH-58D直升机,成功地捕获、追踪、锁定和摧毁了距离约4500米使用干扰的一架QUH-1无人直升飞机。这一次发射也示范了改良导弹能力,成功交战无需超高。
1997年11月6日,由一架基奥瓦(Kiowa)直升机通过导引头辅助模式瞄准目标,成功进行第一次“毒刺”RMP导弹发射。这一种模式瞄准目标显著地简化程序和减少捕获/交战时间。实质上,系统转动“毒刺”导弹导引头离轴方位与桅杆安装瞄准器(MMS)的瞄准线一致。考虑导弹导引头的视域相对地小,由桅杆安装瞄准器跟踪有能力精确地直接将导弹的导引头瞄准在目标上是一个重要的优点。在实际中,驾驶员不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飞行,因为将桅杆安装瞄准具瞄准线(LOS)在座舱显示器上显示的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就能将导弹的导引头瞄准目标。仅仅只需驾驶直升机到桅杆安装瞄准具瞄准线(MMS LOS)发挥作用的地点并且开始首先悬停,接着使用导引头辅助模式将导弹导引头转到目标,导弹开锁和开始跟踪。这种能力当瞄准的时候将给予最大的优越性,尤其盘旋位置是在不稳定的有风条件下使用“毒刺”RMP导弹。导引头辅助装置的启用由改进主控器处理机单元(IMCPU)控制,内置在数字化基奥瓦(Kiowa)直升机内。非数字化基奥瓦(Kiowa)直升机可能安装使用导引头辅助装置,在综合系统处理机加入一块电路板。
随着开始发展肩射型“毒刺”BLOCK II,也就是先进型“毒刺”。同样所有空对空“毒刺”型导弹(ATAS)将从现有的“毒刺”RMP导弹改进到“毒刺”Block IIB。Block II改型计划将会采用新型星状焦平面阵列(FPA)红外导引头、一个新的电池和先进的信号处理能力。新的导弹将可能和原有的发射装置兼容,将会延长支架、改良精度和红外反干扰措施(IRCCM)能力,将会提供一个完全夜间作战能力。
2、“复仇者”防空系统。
在1980年,美国陆军探求一种高机动前线区域瞄准线防空系统。1983年9月,波音公司提出了“复仇者”防空系统,是一辆装备有导弹/机枪转塔的M998 HMMWV(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通常即是“Humvee”或“Hummer”)。转塔有一挺.50口径M3P机枪,和二具四联装“毒刺”导弹发射装置。1985/86年在和其它的系统测试比较之后,波音在1987年8月被授予一份合同用于生产325套“复仇者”防空系统。1989年4月,第一个装备“复仇者”防空系统的美国陆军操作单位成立。1990年4月,系统的全速率生产被核准。“复仇者”防空系统由二名组员操纵,能够昼夜、全天候使用对抗低空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复仇者能使用“毒刺”导弹的所有改进型。
3、BSFV:M2A2 BSFV是M2“布拉德利”战车的派生型,在炮塔侧面安装“毒刺”导弹发射架,由“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操作员去发射。1991-92年,在获得MIM-146 ADATS(防空反坦克系统)的采购被取消后BSFV被美国陆军重机械化师采用,代替Vulcan自行高炮,被当做一种过渡武器。BSFV的一个不足是在导弹发射之前,“便携式防空导弹” 操作员必须退出车辆。在1990年后期,改进型M6“后卫”被发展。这以一套四联“毒刺”发射装置代替布拉德利(Bradley)的陶式发射装置,完全允许行进中使用导弹。M6“后卫”将会配备最新型的FIM-92 D/E“毒刺”- RMP导弹。
四、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全世界的使用状况。
各型“毒刺”导弹系统销售到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军队中,包括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当然这些国家有的采用“非正式”渠道获得。到目前为止,“毒刺”导弹系统在19个国家使用,整合和配置在超过40个军种的20种车辆和直升飞机平台上。主要包括巴林、乍得、法国、伊朗、以色列、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在世界范围全部被击落的飞机中,约300架被归于“毒刺”击落的。
英国空军特种部队(SAS)在1982年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期间使用了少量的FIM-92 A“毒刺”,在5月21日San Carlos水陆两栖登陆期间摧毁了一架阿根廷空军的FMA IA 58A Pucara双螺旋浆近距支援飞机;同样在这场战争中,阿根廷发射4枚“毒刺”导弹,其中一枚击落一架英军飞机。
美国军队使用“毒刺”导弹系统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1983年10月25日,在加勒比海格林纳达岛空降突击中部署27个“毒刺”发射组,对抗古巴和当地军事力量。
法国和乍得在1986-87年边界小规模冲突中,已经使用有限数量的“毒刺”导弹系统成功的对抗利比亚飞机。
最令人震惊的战果是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从1986年到1988年两年间,据估计美国向阿富汗抵抗战士秘密提供了900到1,200枚“毒刺”导弹系统。阿富汗抵抗战士出色的使用“毒刺”导弹系统进行作战,据称击落了250架前苏联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尽管只经过有限的训练,但阿富汗抵抗战士使用“毒刺”导弹的战斗成功率超过80%。
在1988年9月,瑞士为它的单兵便携式系统选择“毒刺”- RMP的出口改型。合同价值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总数最多达到2,500枚。
“毒刺”导弹系统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基本型“毒刺”和出口改型“毒刺”- RMP系统被联军广泛地部署,当时美军自己使用的还包括最新型号“毒刺”-RMP,装备使用最新的MOD IV软件。在支援海湾战争中至少部署到四个美国军种中的三个,美国陆军还在66架OH-58C侦察直升飞机上装备空对空型“毒刺”导弹。甚至在到达战场之前,美军“毒刺”已经开始承担防御任务。第24步兵师第68装甲旅第4营指挥连和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MSC)舰艇“狮心”(Regulus)号参加装载、卸货和海上护送舰艇任务,装载总量超过700辆的坦克、战车和载重汽车去沙特阿拉伯。负责防护舰艇一旦进入了波斯湾,“毒刺”导弹是承担舰艇防卫武器之一。但整个海湾战争中,联军的“毒刺”导弹没有同任何伊拉克目标交战。据战后伊拉克指挥人员称,伊军直升飞机群数量达500架,其中包括许多武装直升飞机,“毒刺”导弹是有力阻止伊军使用打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喀什米尔冲突期间,美国制造的“毒刺”在一次战斗行动中击落三架印度飞机。
在2000年中期,意大利选择“毒刺”Block I去武装它的A129“猫鼬”(Mangusta)攻击直升飞机。
从美国肩射防空系统发展可以看到,武器的设计应作战需要而设计,不断提升性能来获得飞速发展。为对抗战场上新出现的高速喷气式战机,“红眼睛”导弹应运而生开创一种全新武器种类;而新一代“毒刺”导弹发展过程也是和目标对抗手段发展的过程,从抗干扰到打击超低空小型目标,再到借助防空预警雷达融入战场防空网络,承担低高度防空重任。“毒刺”导弹系统在战场上开创戏剧性的一幕,一种单兵肩射防空武器,居然能够有力的同低空飞行的各种飞机对抗,充分扩展了单兵作战能力。“毒刺”导弹系统已经成为世界武器发展中的经典。
性能特点:
①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②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③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
④重量轻,机动能力强。
基本数据:
发射筒长 1830毫米
导弹长 1524毫米
弹径 70毫米
翼展 90毫米
射程 300~5000 米
射高 10~3000 米
最大飞行速度 660米/秒
动力装置 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 爆破杀伤式高爆炸药
单发毁歼概率 75%
弹重 10.13千克
战斗部重 1千克
发射筒重 3.5千克
战斗全重 15.65千克
制导方式 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
发射组人数 2人
识别特征:
①筒装运输、发射。
②发射筒前端下方的控制装置较红眼睛导弹粗大,右上端有方形栏框。
“毒刺”导弹正被广泛采用模块化设计,改进导引头形成不同型号。“毒刺”导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及搞干扰能力好的优点,特别是“毒刺”-POST及“毒刺”-RAM,由于后者能够周期地更换上微处理器的软件,可以对搞任何新威胁而不必重新设计导弹。“毒刺”导弹是受战争考验最充分的导弹,如在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曾发射了340枚导弹,命中目标269个,有效率达79%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它的缺点是战斗部威力较小。它是轻便,耐用。
毒刺导弹型号为 FIM-92A, 是一种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在“红眼睛”防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1972 年开始研制 ,1978 年装备部队。目前,装备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师属防空营的为改进型,其型号为 FIM-92B 。每个营装备90 套 , 每个连装备30 套,防空营装备的发射系统中车载式 60套,肩射式30 套。主要用于战区前沿和要地防空,打击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各种飞机和直升机。
性能特点:
①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
②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
③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
④重量轻,机动能力强。
基本数据:
发射筒长 1830毫米
导弹长 1524毫米
弹径 70毫米
翼展 90毫米
射程 300~5000 米
射高 10~3000 米
最大飞行速度 660米/秒
动力装置 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 爆破杀伤式高爆炸药
单发毁歼概率 75%
弹重 10.13千克
战斗部重 1千克
发射筒重 3.5千克
战斗全重 15.65千克
制导方式 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
发射组人数 2人
作战应用:
毒刺基本火力单位是发射组 , 每组由 2 人组成 ,1 名组长 ,1 名射手兼司机 , 装备 1 具发射筒和 6 枚导弹,1个敌我识别器。在英阿马岛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1982 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 , 阿根廷发射了 4 枚毒刺导弹 , 其中 1 枚击落了英军一架飞机。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向阿游击队秘密提供了 1000 枚导弹 , 用以检验其性能。自 1986 年 10 月起 , 游击队常常以轻武器向苏军直升机开火 , 引诱其逼近 , 尔后以毒刺导弹将其击落。游击队共发射了 340 枚导弹 , 击落苏军和喀布尔政府军飞机 269 架。
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部署了毒刺导弹。
识别特征:
①筒装运输、发射。
②发射筒前端下方的控制装置较红眼睛导弹粗大,右上端有方形栏框。
一、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发展、特点和作战方式。
FIM-92“毒刺”代替了FIM-43“红眼睛”被当做标准的西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而且目前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中被非常广泛地使用。
1、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发展历程。
在1971年,美国陆军选择了“红眼睛”II当做未来的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型号为FIM-92。这个“先进导引头计划”(ASDP)最后给予了提高,1972年3月,“红眼睛”II被重新命名为“毒刺”,被称为第二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毒刺”设计使用一个更灵敏的导引头和拥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增加迎头交战能力和一个综合“敌我识别”(IFF)系统。
1973年11月开始XFIM-92 A制导测试,但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暂停和重新启动几次。1974年第一次制导测试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发现存在许多问题。这引起了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发展“毒刺”预备系统的决定,采用一个可重复使用的激光装置附件,装配到发射装置上,当做制导系统,由福特航宇公司负责。
感到压力的通用动力公司为补救系统发现的问题和减少不断上升的成本,开始进行设计审查,结果导致电子零配件使用的总数减少15%和采用可分离的控制手柄部件的新设计。1975年7月,XFIM-92 A进行第一次肩射,这些变化使测试结果获得相当大的进步。1976年2月,美国国防部感到满意,早先在系统上发现的问题已经被克服。1977年,用于发展“毒刺”预备系统的资金停止拨付。1978年,经过一个需要130枚测试导弹用于发射去确认设计的工程研制计划之后,“毒刺”最后终于被批准生产。1978年4月,通用动力公司获得第一份合同用于FIM-92 A导弹的批量生产。1979年批量生产启动并且同一年第一批生产型开始交付。然后用“毒刺”导弹以一对一的方式替换旧的FIM-43“红眼睛”导弹。1981年2月使用基本型FIM-92 A“毒刺”的第一个军事单位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在1977年,通用动力公司为下一代的“毒刺”研制被授予一份全比例工程发展合同,也就是采用“被动光学导引头技术”(POST)的第三代“毒刺”-POST(FIM-92B)。创造性地运用了由微处理器控制的先进“被动光学导引头技术”,寻的制导头采用一种红外/紫外双色玫瑰花形扫描引导技术提高导弹的目标探测能力,制导装置能收集更多的信息,用红外、紫外能量比率鉴别红外干扰和不利背景源,大大提高了目标的探测能力和抗红外干扰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毒刺”导弹的作战性能。
“毒刺”-POST从1983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同时继续生产基本型“毒刺”。“毒刺”-POST系统从1987年7月开始在美国陆军部署。在1987年8月结束生产前这两种型号生产的总数超过16,000枚,但其中“毒刺”-POST导弹制造了600枚。
如同“毒刺”效能的进一步,通用动力公司在1984年9月开始发展采用“可再编程微处理器”(RMP)的第四代“毒刺”-RMP(FIM-92C)。最大的变化是允许弹载数字微处理机定期对制导与对抗软件重新编程去对付最新威胁,取代每次必须通过对导弹重新设计。从1987年11月开始正式全面生产新的“毒刺”-RMP。“毒刺”-RMP的出口型没有可再编程模块,但是包括有植入红外对策(IRCM)组件,能击败所有北约已知的威胁。
1988年3月,通用动力公司被授予一份高达六亿九千五百万美元直到1991年的多年“毒刺”生产合同,去提供数量超过20,000枚的“毒刺”-RMP导弹。其实在这之前,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在1987年9月2日选择当时的雷锡恩导弹系统公司当做第二个承包商用于生产这一型号,每年连续生产“毒刺”-RMP超过1,000枚。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最初获得的二千四百六十万份美元合同用于生产400枚导弹,另外还有一个五千四百四十万美元选项,用于在1989年为训练使用另外生产1,500枚导弹。1989年7月第一批生产型“毒刺”-RMP交付给了美国陆军。在1990年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被允许同通用动力公司竞争每年的生产合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待美国陆军采购成本。1990年4月,雷锡恩得到了一份四千五百一十万美元合同用于生产1,383枚导弹。但以后每年生产中,通用动力公司恢复唯一的供应者。最后的生产资金在1992财年提供,美国陆军总共获得了29,108枚“毒刺”-RMP导弹,另外的导弹生产则用于外销和向其它美国武装力量提供。
1992年,美国通用公司被授予一份合同用于改进FIM-92 A/B/C性能,能够对抗最新的干扰系统。因此发展“毒刺”-RMP Block I(FIM-92D),修改RMP软件去发现低信号目标,即使在更多杂乱的干扰环境也能发现无人机、巡航导弹和轻型直升飞机。还安装了一套环形-激光陀螺仪滚动传感器和一块锂电池。随后不久在1992年5月,负责“毒刺”导弹生产的通用导弹分公司卖给了休斯公司,因而变更了主承包商。第一批生产型“毒刺”-RMP Block I在1995年交付给美国陆军。同时,大量已有的约8,500枚FIM-92A“毒刺”和FIM-92B“毒刺”按照“毒刺”-RMP Block I标准进行升级,在1999年完成。“毒刺”Block I也被欧洲“毒刺”计划集团制造去转换到这种型号。“毒刺”Block I在生产中被看做新的构造和改型。“毒刺”-RMP Block I也被广泛运用到“布拉德利-后卫”防空战车、“复仇者”防空系统和被航空单位当做一种直升飞机挂载的空对空导弹。
1996年被核准开始发展最新型“毒刺”BLOCK II,也就是先进型“毒刺”。采用新型焦平面阵列(FPA)红外成像导引头,也被称为小直径成像导引头(SDIS),增加探测距离和精确性,尤其在高杂波和强干扰环境。增加探测距离和“毒刺”导弹有效射程,达到大约8000米(26000英尺)。“毒刺”BLOCK II仍处于工程及制造研制(EMD)阶段。在1998年初休斯导弹系统公司被雷锡恩公司收购,也就是现在的雷锡恩电子系统公司,成为“毒刺”导弹的新主承包商。本来计划早在1999年正式生产,已经被延期好几次。在2001年计划将已有的总数达到5,000枚导弹升级到先进型“毒刺”,用于前方防空和空对空两种任务去对抗干扰环境中的直升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现代化的隐形固定翼飞机。
欧洲的“毒刺”- RMP生产计划是隐蔽在这个区域的国际计划下面。在德国服役中,它即是Fliegerfaust-2(FLF-2),而且部署在德国陆军、海军和空军。一系列的发射平台被戴姆勒-奔驰航宇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发展,用于在舰艇、轮式和履带式车辆上装备使用。德国和荷兰已经试验他们的单兵便携式“毒刺”系统和一部预警雷达系统组合去提高它的性能。荷兰陆军使用Hollandse Signaalapparaten公司的“雷达设备增程提供全方向目标报告”(REPORTER)机动拖车安装I/J-波段雷达系统和综合“敌我识别”(IFF)系统,雷达系统在1985年服役测试时非常成功。雷达提供目标预警达到40公里之远和飞行高度在15和4,000米之间,然后移交到一个“毒刺”发射组用于交战。
一直到2001年为止,“毒刺”所有的型号已经被制造的总数超过70,000枚,包括国外生产的。目前的最先进生产型号是“毒刺”-RMP Block I导弹。
2、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构成。
“毒刺”与第一代FIM-43“红眼睛”相比较有两个优势。第一是采用第二代冷却锥形扫描红外自动导引弹头,提供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能力,具有“射后不理”能力。因此,“毒刺”可以等飞机一接近就能进行迎头攻击,往往在它们去投放它们的短程弹药或开始地面扫射之前。第二是“毒刺”增加新功能,安装一套综合AN/PPX-1 IFF(敌我识别)系统,当友军和敌军双方操作飞机同时在空域上空时这是一个明显优势。
一套“毒刺”导弹系统由发射装置组件和一枚导弹、一个控制手柄、一部IFF询问机和一个“氩气体电池冷却器单元”(BCU)组成。发射装置组件由一个玻璃纤维发射管和易碎顶端密封盖,瞄准器、干燥剂、冷却线路、陀螺仪-视轴线圈和一个携带吊带等组成。一个可拆卸操作手柄装有一个BCU连接插座、一个IFF连接器、一个脉冲产生器(BCU激励)、一个导引头开锁杆、一个武器发射板机、一个AN/PPX-1 IFF询问开关、一套可收放天线和用于导弹陀螺仪的控制电子装置。
导弹采用一部两级、三状态火箭发动机。第一级可脱离的助推发动机推出导弹,接着被第二级先进的“推进-持续”(boost-sustain)发动机提供超音速飞行和机动性直到最大射程。FIM-92A安装使用第二代冷却被动红外圆锥形扫描十字线导引头,使用专用电子元件进行信号处理。它们处理来自目标红外能量,从4.1到4.4μm波长区域去测定它的相对角,然后使用一种比例导引技术,不断地预测一个拦截点。
在FIM-92B中十字线导引头单元被一种光学处理系统代替。采用二种传感元件材料,一种对红外线能量(在波长区域3.5到5.0μm)敏感和另一种对紫外线能量(波长区域0.3到0.4μm)敏感,同时使用二个微处理器综合到微型电路系统内用于信号处理。“毒刺”-RMP是更进一步发展,引进一种微处理器再编程装置到电路内,允许用于新的威胁特性和制导适应。逻辑电路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对抗措施并从导引头制导图像中过滤出它们。
导引头输出操纵数据到制导组件,转换成制导信号格式用于控制电子装置,去操纵两个(或四个)前部可活动控制面,在必需的中途拦截过程中去操纵武器。控制采用单信道旋转弹体类型,减少了导弹重量和工厂成本。当导弹接近它的目标时,导引头在碰撞目标前的一秒内启动它的“目标适应引导”(TAG)电路,去调整弹道从尾喷口排气热流转而朝向红外目标自身。引信系统允许碰撞激活或在导弹达到20秒的飞行时间后激活自毁。由皮卡汀尼兵工厂生产的破片式战斗部,确保实现需要的爆炸/破片效果。
3、美国陆军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交战步骤。
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典型的战术交战过程中需要射手完成一系列步骤。一旦射手使用肩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准备同一个目标交战,需要插入BCU到导弹系统的操作手柄插座之内和展开IFF天线。然后取去发射管前面的保护盖去呈现红外或红外/紫外导引头前面的透明易碎圆盘罩;打开瞄准具,通过一条电缆组合和连接IFF询问机单元到操作手柄。射手开始准备进行目标视觉捕获,通过使用瞄准具和使用系统估算设备估计它的距离。如果需要的话,使用AN/PPX-1系统询问目标进行“敌我识别”,这能够避免误射,IFF系统的方位角在10公里范围内是相同的。当射手在光学瞄准器的视域中捕获目标,按下IFF呼叫开关,在0.7秒后将给射手一个音频讯号提示,告知目标是友军或无法识别,用于可能的交战。
如果射手决定它是敌对目标,将继续去跟踪目标和压下脉冲产生器开关去启动武器系统;会引发脉冲产生器激励BCU,然后释放它的6,000PSI氩气体冷却剂,通过冷却线路到红外探测器,冷却消耗3-5秒。另外产生一个至少45秒的双极性±20V直流输出,它提供所有的发射前的电能需求,用于搜索头冷却系统、陀螺仪旋转,探测电子系统、制导电子系统,激活导弹弹载化学电池和助推发动机点火。
导引头上红外或红外/紫外传感器能透过前端的透明圆盘罩探测目标,当目标被捕获探测到足够的、可被探测器认可的能量,一个音频信号提示给射手。射手保持追踪和导弹激活需要经过大约6秒,然后压下导引头释放杆并插入超高和引导数据。
最新型号“毒刺”(Block I和Block II)已经不再需要射手进行导弹超高操作。上述步骤一经完成,射手按下发射按扭启动导弹上的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提供的电能维持19秒左右双极性±20V直流输出,保证导弹启动和运转所有功能的正常工作。经过一个短暂延时操作,跟着操作控制柄上的自动脱落连接器收回和发送一个脉冲去点燃助推发动机。从按下发射按纽到发动机点燃的全部时间只有1.7秒。发射后产生推力并使导弹弹身旋转和引信定时器系统启动。导弹突破易碎圆盘罩同时发动机尾气冲破发射管底端排出。
导弹完全地离开发射管的顶端之前助推发动机烧毁,保护射手免于火箭尾气的冲击,同时前部的二个(或四个)活动控制面弹出。导弹一经完全离开发射管,四个折叠尾翼展开和助推发动机脱离。导弹然后保持飞行到距射手一个预定的安全距离,引信定时器点燃双推力Atlantic Research Mk 27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在第二飞行阶段不超过2秒内加速导弹到Mach 2.2,保持正确的弹道进行加速度一直到接近目标,Magnavox M934时间延时碰撞引信电路启动用于控制弹头引爆和自毁定时器启动。
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始终跟踪目标,使用电子系统处理接收的信号去消除或减少瞄准线相对目标的瞄准角。导弹沿一个比例导航轨迹飞行到拦截点,接近后“目标适应制导”(TAG)电路启动和导引头内产生一个信号去加入到导引信号中使导弹偏斜,引导导弹冲向目标一个易受伤害的部位而不是信号特征最强烈的发动机尾喷口。即使目标正在进行8 g机动导弹仍然能够打击它,导弹在攻击时加速达到Mach 2.6。
“毒刺”导弹系统具有“射后不理”能力,射手一但按动发射按纽导弹已经飞离发射管后,可以没有拘束的去装配另外的一枚导弹用于下一步的交战(小于10秒内)、隐蔽或移动到另外的一个作战位置。
美国陆军训练说明书中指出必需经过136个小时“毒刺”系统训练才能获得武器资格。培训使用M60战场操纵系统和训练型M134追踪头。
规格(仅以FIM-92C型为例):弹体长度:1.52 米
弹体翼展:9.1 厘米
直径:7厘米
重量:10.1公斤;全部系统:15.7 公斤
速度:Mach 2.2+
最高限度:3800 米
射程:4800 米;RMP Block II型:8000 米
推进:大西洋研究公司MK 27 双-推力(推进/持续)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弹头:3 公斤 爆炸破片式
二、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美军中的部署。
1、美国陆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每个美国陆军装甲师、机械化师、轻步兵师、空降师和空中突击师的防空火炮(ADA)营有一个“毒刺”排。空降师和空中攻击师每个“毒刺”排各自拥有四个班。其中三个班每个拥有五个两人“毒刺”发射组,第四班只有三个发射组,去提供给一个师总数为72个发射组。机械化师有86个发射组和装甲师的数目被减少到60,而轻步兵师只有40个发射组。
事实上每个美国陆军地面战斗单位,使用“毒刺”承担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任务或配备在轮式“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上。
一个“毒刺”发射组正常装备一辆M998系列(4×4)HMMWV轻型车辆,一套GSQ-137“目标警告数据显示装置”(TADDS)包括一套总重6公斤使用显示装置的便携式单元、声音警告和特高频接收器,二部AN/PPX-3 IFF询问机和六枚“毒刺”的一个基本负载。TADDS对一架接近的飞机向发射组警告,提供一个推测式的识别、目标的近似距离和方位。在“毒刺”发射组和雷达之间的数据链能同时处理49个友好的和49个未知的(也就是怀敌意的)目标。每个“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火控排也携带一个“毒刺”发射组的装备(较小的TADDS),如同正常装备的部分。在繁重作战时,“毒刺”发射成员会肩负一套发射装置,二套发射就绪“毒刺”系统和四枚备用导弹。
预警由八部脉冲多普勒D-波段MPQ-49型“前方区域警戒雷达”(FAAR)提供,探测距离1到15公里(对于雷达横断面0.2平方米目标);使用综合AN/TPX-50(Mk XII)“敌我识别”(IFF)系统;由ADA指挥部雷达排控制,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传送目标座标到TADDS。逐渐地,FAAR将不需要使用TADDS,“毒刺”发射组现在获得一个目标提示是通过语音通信VHF无线电通信链直接到雷达操作员。
“地基传感器”(GBS)系统正在替换较旧的FAAR在师一级的防空预警雷达角色。GBS是一种脉冲多普勒3-D相控阵X-波段雷达,提供低高度目标数据,高度从0到4,000米和距离一直到40公里。它能360度全方位覆盖自动地探测、跟踪、分类、识别和报告。
美国陆军在它的OH-58C直升飞机上使用ATAS改型用于空对空任务。
2、美国海军陆战队“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军(MEF)被分配一个全自动战术空中指挥中心;二个战术空中操作中心;一个“轻型防空导弹”(LAAM)营和一个完整的“低高度防空”(LAAD)营。两个发射营各自有三个排,一个排有三个班各自有五个“毒刺”发射组,每个发射组装备使用一辆“悍马”轻型战车,备有四枚准备就绪的“毒刺”导弹和二枚再装填导弹。总共有90个“毒刺”发射组。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旅(MEB)被分配一个战术空中指挥中心,一个战术操作中心,一个LAAM营和一个LAAD导弹连(等同四个I-HAWK导弹连)共有45个发射组。一个海军陆战队远征队(MEU)有一个单独附属的LAAD排,共有15个“毒刺”组。
3、美国海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海军使用“毒刺”发射组去补充军舰和支援舰艇在高威胁区域近防
美国海军搭乘在舰艇上的“毒刺”发射组,主要用于近距离防御小型飞机和非常小的水面艇,去补充军舰和支援舰艇在高威胁区域近防。一个“毒刺”发射组的二名标准人员一起部署在一个敞开的圆形底座型支架上。另一个发射组成员承担一个目标定位器作用,使用舰艇上的内部通信网络传送信息。“毒刺”也是美国海军舰队特种部队巡逻艇上的主要防空武器。
4、美国空军“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空军可能在航空宪兵队中部署一些“毒刺”去承担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角色,去保卫在阿拉伯半岛和亚洲韩国的一些空军基地及重要地点。
5、美国国土安全部和保卫部门的“毒刺”防空导弹系统部署情况。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保卫部门也使用“毒刺”防空导弹系统或采用“毒刺”导弹的“复仇者”防空系统,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住宅和其它重要场所提供防空保护,去阻止可能的恐怖组织袭击。
三、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其它武器系统上的综合运用。
FIM-92“毒刺”导弹是一种非常多方面的武器,不仅在它最初的单人便携式角色中使用,而且被当做其它防空系统导弹的组成物。
1、ATAS(空对空型“毒刺”导弹)。
美国陆军正在使用“毒刺”导弹(主要是FIM-92 C/D“毒刺”-RMP型)当做一种直升飞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同低高度目标交战。ATAS配备在OH-58C/D“基奥瓦”(Kiowa)和AH-64“阿帕奇”直升机上。它是一种轻型导弹设计同低高度目标交战。1996年11月19日在亚利桑那州尤马实验场的测试是ATAS发展的一个主要的里程碑台,美国陆军测试和评估司令部(TECOM)的一架OH-58D直升机,成功地捕获、追踪、锁定和摧毁了距离约4500米使用干扰的一架QUH-1无人直升飞机。这一次发射也示范了改良导弹能力,成功交战无需超高。
1997年11月6日,由一架基奥瓦(Kiowa)直升机通过导引头辅助模式瞄准目标,成功进行第一次“毒刺”RMP导弹发射。这一种模式瞄准目标显著地简化程序和减少捕获/交战时间。实质上,系统转动“毒刺”导弹导引头离轴方位与桅杆安装瞄准器(MMS)的瞄准线一致。考虑导弹导引头的视域相对地小,由桅杆安装瞄准器跟踪有能力精确地直接将导弹的导引头瞄准在目标上是一个重要的优点。在实际中,驾驶员不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飞行,因为将桅杆安装瞄准具瞄准线(LOS)在座舱显示器上显示的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就能将导弹的导引头瞄准目标。仅仅只需驾驶直升机到桅杆安装瞄准具瞄准线(MMS LOS)发挥作用的地点并且开始首先悬停,接着使用导引头辅助模式将导弹导引头转到目标,导弹开锁和开始跟踪。这种能力当瞄准的时候将给予最大的优越性,尤其盘旋位置是在不稳定的有风条件下使用“毒刺”RMP导弹。导引头辅助装置的启用由改进主控器处理机单元(IMCPU)控制,内置在数字化基奥瓦(Kiowa)直升机内。非数字化基奥瓦(Kiowa)直升机可能安装使用导引头辅助装置,在综合系统处理机加入一块电路板。
随着开始发展肩射型“毒刺”BLOCK II,也就是先进型“毒刺”。同样所有空对空“毒刺”型导弹(ATAS)将从现有的“毒刺”RMP导弹改进到“毒刺”Block IIB。Block II改型计划将会采用新型星状焦平面阵列(FPA)红外导引头、一个新的电池和先进的信号处理能力。新的导弹将可能和原有的发射装置兼容,将会延长支架、改良精度和红外反干扰措施(IRCCM)能力,将会提供一个完全夜间作战能力。
2、“复仇者”防空系统。
在1980年,美国陆军探求一种高机动前线区域瞄准线防空系统。1983年9月,波音公司提出了“复仇者”防空系统,是一辆装备有导弹/机枪转塔的M998 HMMWV(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通常即是“Humvee”或“Hummer”)。转塔有一挺.50口径M3P机枪,和二具四联装“毒刺”导弹发射装置。1985/86年在和其它的系统测试比较之后,波音在1987年8月被授予一份合同用于生产325套“复仇者”防空系统。1989年4月,第一个装备“复仇者”防空系统的美国陆军操作单位成立。1990年4月,系统的全速率生产被核准。“复仇者”防空系统由二名组员操纵,能够昼夜、全天候使用对抗低空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复仇者能使用“毒刺”导弹的所有改进型。
3、BSFV:M2A2 BSFV是M2“布拉德利”战车的派生型,在炮塔侧面安装“毒刺”导弹发射架,由“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操作员去发射。1991-92年,在获得MIM-146 ADATS(防空反坦克系统)的采购被取消后BSFV被美国陆军重机械化师采用,代替Vulcan自行高炮,被当做一种过渡武器。BSFV的一个不足是在导弹发射之前,“便携式防空导弹” 操作员必须退出车辆。在1990年后期,改进型M6“后卫”被发展。这以一套四联“毒刺”发射装置代替布拉德利(Bradley)的陶式发射装置,完全允许行进中使用导弹。M6“后卫”将会配备最新型的FIM-92 D/E“毒刺”- RMP导弹。
四、美国FIM-92“毒刺”防空导弹系统在全世界的使用状况。
各型“毒刺”导弹系统销售到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军队中,包括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当然这些国家有的采用“非正式”渠道获得。到目前为止,“毒刺”导弹系统在19个国家使用,整合和配置在超过40个军种的20种车辆和直升飞机平台上。主要包括巴林、乍得、法国、伊朗、以色列、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在世界范围全部被击落的飞机中,约300架被归于“毒刺”击落的。
英国空军特种部队(SAS)在1982年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期间使用了少量的FIM-92 A“毒刺”,在5月21日San Carlos水陆两栖登陆期间摧毁了一架阿根廷空军的FMA IA 58A Pucara双螺旋浆近距支援飞机;同样在这场战争中,阿根廷发射4枚“毒刺”导弹,其中一枚击落一架英军飞机。
美国军队使用“毒刺”导弹系统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1983年10月25日,在加勒比海格林纳达岛空降突击中部署27个“毒刺”发射组,对抗古巴和当地军事力量。
法国和乍得在1986-87年边界小规模冲突中,已经使用有限数量的“毒刺”导弹系统成功的对抗利比亚飞机。
最令人震惊的战果是在前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从1986年到1988年两年间,据估计美国向阿富汗抵抗战士秘密提供了900到1,200枚“毒刺”导弹系统。阿富汗抵抗战士出色的使用“毒刺”导弹系统进行作战,据称击落了250架前苏联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尽管只经过有限的训练,但阿富汗抵抗战士使用“毒刺”导弹的战斗成功率超过80%。
在1988年9月,瑞士为它的单兵便携式系统选择“毒刺”- RMP的出口改型。合同价值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总数最多达到2,500枚。
“毒刺”导弹系统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基本型“毒刺”和出口改型“毒刺”- RMP系统被联军广泛地部署,当时美军自己使用的还包括最新型号“毒刺”-RMP,装备使用最新的MOD IV软件。在支援海湾战争中至少部署到四个美国军种中的三个,美国陆军还在66架OH-58C侦察直升飞机上装备空对空型“毒刺”导弹。甚至在到达战场之前,美军“毒刺”已经开始承担防御任务。第24步兵师第68装甲旅第4营指挥连和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MSC)舰艇“狮心”(Regulus)号参加装载、卸货和海上护送舰艇任务,装载总量超过700辆的坦克、战车和载重汽车去沙特阿拉伯。负责防护舰艇一旦进入了波斯湾,“毒刺”导弹是承担舰艇防卫武器之一。但整个海湾战争中,联军的“毒刺”导弹没有同任何伊拉克目标交战。据战后伊拉克指挥人员称,伊军直升飞机群数量达500架,其中包括许多武装直升飞机,“毒刺”导弹是有力阻止伊军使用打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喀什米尔冲突期间,美国制造的“毒刺”在一次战斗行动中击落三架印度飞机。
在2000年中期,意大利选择“毒刺”Block I去武装它的A129“猫鼬”(Mangusta)攻击直升飞机。
从美国肩射防空系统发展可以看到,武器的设计应作战需要而设计,不断提升性能来获得飞速发展。为对抗战场上新出现的高速喷气式战机,“红眼睛”导弹应运而生开创一种全新武器种类;而新一代“毒刺”导弹发展过程也是和目标对抗手段发展的过程,从抗干扰到打击超低空小型目标,再到借助防空预警雷达融入战场防空网络,承担低高度防空重任。“毒刺”导弹系统在战场上开创戏剧性的一幕,一种单兵肩射防空武器,居然能够有力的同低空飞行的各种飞机对抗,充分扩展了单兵作战能力。“毒刺”导弹系统已经成为世界武器发展中的经典。
性能特点:
①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②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③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
④重量轻,机动能力强。
基本数据:
发射筒长 1830毫米
导弹长 1524毫米
弹径 70毫米
翼展 90毫米
射程 300~5000 米
射高 10~3000 米
最大飞行速度 660米/秒
动力装置 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 爆破杀伤式高爆炸药
单发毁歼概率 75%
弹重 10.13千克
战斗部重 1千克
发射筒重 3.5千克
战斗全重 15.65千克
制导方式 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
发射组人数 2人
识别特征:
①筒装运输、发射。
②发射筒前端下方的控制装置较红眼睛导弹粗大,右上端有方形栏框。
“毒刺”导弹正被广泛采用模块化设计,改进导引头形成不同型号。“毒刺”导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及搞干扰能力好的优点,特别是“毒刺”-POST及“毒刺”-RAM,由于后者能够周期地更换上微处理器的软件,可以对搞任何新威胁而不必重新设计导弹。“毒刺”导弹是受战争考验最充分的导弹,如在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曾发射了340枚导弹,命中目标269个,有效率达79%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它的缺点是战斗部威力较小。它是轻便,耐用。
毒刺导弹型号为 FIM-92A, 是一种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在“红眼睛”防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1972 年开始研制 ,1978 年装备部队。目前,装备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师属防空营的为改进型,其型号为 FIM-92B 。每个营装备90 套 , 每个连装备30 套,防空营装备的发射系统中车载式 60套,肩射式30 套。主要用于战区前沿和要地防空,打击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各种飞机和直升机。
性能特点:
①采用被动光学双色寻的头,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
②能全方位攻击高速、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
③可靠性高、操作使用简便。
④重量轻,机动能力强。
基本数据:
发射筒长 1830毫米
导弹长 1524毫米
弹径 70毫米
翼展 90毫米
射程 300~5000 米
射高 10~3000 米
最大飞行速度 660米/秒
动力装置 2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 爆破杀伤式高爆炸药
单发毁歼概率 75%
弹重 10.13千克
战斗部重 1千克
发射筒重 3.5千克
战斗全重 15.65千克
制导方式 光学跟踪、被动红外寻的
发射组人数 2人
作战应用:
毒刺基本火力单位是发射组 , 每组由 2 人组成 ,1 名组长 ,1 名射手兼司机 , 装备 1 具发射筒和 6 枚导弹,1个敌我识别器。在英阿马岛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1982 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 , 阿根廷发射了 4 枚毒刺导弹 , 其中 1 枚击落了英军一架飞机。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向阿游击队秘密提供了 1000 枚导弹 , 用以检验其性能。自 1986 年 10 月起 , 游击队常常以轻武器向苏军直升机开火 , 引诱其逼近 , 尔后以毒刺导弹将其击落。游击队共发射了 340 枚导弹 , 击落苏军和喀布尔政府军飞机 269 架。
海湾战争中,美军大量部署了毒刺导弹。
识别特征:
①筒装运输、发射。
②发射筒前端下方的控制装置较红眼睛导弹粗大,右上端有方形栏框。
- 戰地秘境
- → 檢視個人資料: 主題: ﹏ /Start↖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