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高加索戰爭的詳細內容
作者 Ian-Chen, 2012-07-28 上午 08:58
這篇主題有 3 篇回覆
#1
發表於 2012 年 07 月 28 日 - 上午 08:58
小弟最近看到一部電影叫 "決戰要塞" (Storm Gates)
對於內容大概是俄羅斯聯邦在高原上對上車臣人感到蠻有興趣的 於是就Wiki了一下
但結果 但確有看到第一次車臣戰爭跟第二次車臣戰爭 高加索戰爭卻是尚未編輯
請問他的起因是?過程是? 那麼結果呢?
請求協助 謝謝你XD
對於內容大概是俄羅斯聯邦在高原上對上車臣人感到蠻有興趣的 於是就Wiki了一下
但結果 但確有看到第一次車臣戰爭跟第二次車臣戰爭 高加索戰爭卻是尚未編輯
請問他的起因是?過程是? 那麼結果呢?
請求協助 謝謝你XD
CPU : Intel Core i5-4670K Processor 3.4GHz OverClock 4.0GHz
Ram : Kingston HyperX Genesis 8GB[ KHX1866C9D3K2/8GX(1866MHz) x 2]
M/B : ASRock Z87 Pro4
Display Card : Nvidia GTX 660 2GB DDR5 (EVGA GTX660 Superclocked)
HDD : Seagate 1TB x1
Power : CoolerMaster GX550W 80+
Case : CoolerMaster Elite 331 Plus
#3
發表於 2012 年 07 月 28 日 - 上午 10:09
19世紀,高加索人民反抗沙皇俄國兼併車臣、達吉斯坦及西北高加索的戰爭。高加索地區南與土耳其、伊朗接壤,北與俄羅斯為鄰,是歐洲通向西亞和南亞的天然走廊。19世紀初,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併入俄國後,與俄國本土的聯繫為車臣、達吉斯坦和阿迪格所阻。
俄國為兼併這些地區,於1816年派兵向車臣和達吉斯坦腹地推進,遭當地部族頑強抵抗。19世紀20年代末,車臣和達吉斯坦爆發反俄運動。1828年12月,當地伊斯蘭穆里德教派領袖卡齊·穆罕默德自命為伊瑪目(首領),號召教徒參加反抗俄國侵略的聖戰。
1830年,卡齊·穆罕默德擊敗俄軍對其府邸吉姆雷的進攻,翌年率萬餘人乘勝攻占塔爾基、基茲利亞爾、傑爾賓特等地,佔領車臣全境和達吉斯坦部分地區。俄軍多次進行大規模進攻,於1832年10月占領吉姆雷,卡齊·穆罕默德陣亡。1834年8月,繼任伊瑪目的加姆扎特·別克率部攻占洪扎赫。不久,加姆扎特·別克因內訌遇害,由沙米爾繼任伊瑪目。同年10月,俄軍攻占穆里德教派根據地戈察特利,沙米爾率部退出阿瓦里亞地區。1837年,沙米爾廣泛開展山地戰,在洪扎赫、溫楚庫利等地伏擊俄軍。俄軍傷亡慘重,糧秣奇缺,被迫議和。1839年8月戰事再起,俄軍出兵近20萬攻占阿胡利戈,沙米爾率殘部突圍,逃往車臣。俄軍尾隨追擊,經數次激戰於1840年9月占領車臣。
1840~1843年,沙米爾率部發起進攻,奪回阿瓦里亞和達吉斯坦大部地區,並建成一支以輕騎兵為核心、兵力達萬餘人的軍隊,以靈活機動的山地戰術襲擊俄軍。由於俄軍長期封鎖,伊瑪目國人口銳減,國力衰竭。1846年,沙米爾率部進攻卡巴爾達受挫;1853年企圖突破新紮卡塔雷附近俄軍封鎖線,未果。
1859年4月,伊瑪目府邸所在地韋杰諾村失陷,沙米爾率400餘名教徒退守古尼布村。8月,古尼布失陷,沙米爾被俘。俄軍完全佔領車臣和達吉斯坦。1859~1862年,俄軍向西北高加索阿迪格地區推進,進攻擁護沙米爾的切爾克斯人;1864年攻占穆里德教派最後一個基地克巴達,戰爭結束。高加索地區從此完全處於俄國控制之下。
以上複製網路某資料。如果有錯誤請手下留情[/font]
其實只要在網路上仔細找找看就會有
俄國為兼併這些地區,於1816年派兵向車臣和達吉斯坦腹地推進,遭當地部族頑強抵抗。19世紀20年代末,車臣和達吉斯坦爆發反俄運動。1828年12月,當地伊斯蘭穆里德教派領袖卡齊·穆罕默德自命為伊瑪目(首領),號召教徒參加反抗俄國侵略的聖戰。
1830年,卡齊·穆罕默德擊敗俄軍對其府邸吉姆雷的進攻,翌年率萬餘人乘勝攻占塔爾基、基茲利亞爾、傑爾賓特等地,佔領車臣全境和達吉斯坦部分地區。俄軍多次進行大規模進攻,於1832年10月占領吉姆雷,卡齊·穆罕默德陣亡。1834年8月,繼任伊瑪目的加姆扎特·別克率部攻占洪扎赫。不久,加姆扎特·別克因內訌遇害,由沙米爾繼任伊瑪目。同年10月,俄軍攻占穆里德教派根據地戈察特利,沙米爾率部退出阿瓦里亞地區。1837年,沙米爾廣泛開展山地戰,在洪扎赫、溫楚庫利等地伏擊俄軍。俄軍傷亡慘重,糧秣奇缺,被迫議和。1839年8月戰事再起,俄軍出兵近20萬攻占阿胡利戈,沙米爾率殘部突圍,逃往車臣。俄軍尾隨追擊,經數次激戰於1840年9月占領車臣。
1840~1843年,沙米爾率部發起進攻,奪回阿瓦里亞和達吉斯坦大部地區,並建成一支以輕騎兵為核心、兵力達萬餘人的軍隊,以靈活機動的山地戰術襲擊俄軍。由於俄軍長期封鎖,伊瑪目國人口銳減,國力衰竭。1846年,沙米爾率部進攻卡巴爾達受挫;1853年企圖突破新紮卡塔雷附近俄軍封鎖線,未果。
1859年4月,伊瑪目府邸所在地韋杰諾村失陷,沙米爾率400餘名教徒退守古尼布村。8月,古尼布失陷,沙米爾被俘。俄軍完全佔領車臣和達吉斯坦。1859~1862年,俄軍向西北高加索阿迪格地區推進,進攻擁護沙米爾的切爾克斯人;1864年攻占穆里德教派最後一個基地克巴達,戰爭結束。高加索地區從此完全處於俄國控制之下。
其實只要在網路上仔細找找看就會有
本篇文章已被 ☢士不士官長☢ 於 2012 年 07 月 28 日 - 上午 10:11 編輯過
#4
發表於 2012 年 08 月 04 日 - 下午 10:01
因為你用錯關鍵字了.....
網路資料應該要用格魯吉亞戰爭來找
遠因就是俄羅斯在第一次車臣戰爭証實自己國家的戰力已經爛到無藥可救
這讓以前怕俄羅斯軍威的幾個周邊小國就通通鬧起獨立
而這些小國都是俄羅斯的天然戰略緩衝區,當然死都要抓在手裡
所以這幾年俄羅斯跟幾個周邊小國的小型戰事不斷就是這個原因
高加索戰爭簡單來說就是俄羅斯去支持喬治亞裡面的南奧賽提亞獨立
然後再藉由喬治亞干涉獨立國家內政的理由出兵介入喬治亞/南澳賽提亞內戰
說穿了還不就是想藉由分裂喬治亞好取回高加索區的控制權.....
網路資料應該要用格魯吉亞戰爭來找
遠因就是俄羅斯在第一次車臣戰爭証實自己國家的戰力已經爛到無藥可救
這讓以前怕俄羅斯軍威的幾個周邊小國就通通鬧起獨立
而這些小國都是俄羅斯的天然戰略緩衝區,當然死都要抓在手裡
所以這幾年俄羅斯跟幾個周邊小國的小型戰事不斷就是這個原因
高加索戰爭簡單來說就是俄羅斯去支持喬治亞裡面的南奧賽提亞獨立
然後再藉由喬治亞干涉獨立國家內政的理由出兵介入喬治亞/南澳賽提亞內戰
說穿了還不就是想藉由分裂喬治亞好取回高加索區的控制權.....
本篇文章已被 Feldwebel 於 2012 年 08 月 04 日 - 下午 10:02 編輯過
0 位玩家正在閱讀此主題
0 位會員, 0 位訪客, 0 位匿名會員